Workflow
联想集团在港股走出英伟达式上升走势:AI标杆公司迎来价值再认可

美股科技巨头市值表现 - 英伟达市值从2022年秋季的3300亿美元飙升至4.47万亿美元,成为首个市值超4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并继续向5万亿美元迈进 [3][8] - 自年初以来,英伟达股价上涨32.68%,Meta和微软完全收复此前两次市场调整带来的下跌,股价创年内新高,而特斯拉股价较年初下跌超10% [6][7] - 英伟达2025财年净收入达738.8亿美元,较2023财年的44亿美元大幅增长,Blackwell芯片投产及大厂Capex高投入预期支撑未来业绩 [7][8] 中国科技核心资产市值修复 - 自美国"解放日"关税政策引发市场动荡后,港股中国科技公司股价显著修复,联想集团股价涨幅超60%,中芯国际涨幅超30% [4][9] - 华泰证券将小米、联想、比亚迪、中芯国际、阿里、腾讯、美团列为"中国科技七巨头",带动整体科技资产上行 [9] - 4月9日至8月13日期间,联想集团涨幅超60%,小米涨36.89%,腾讯涨34.43%,中芯国际涨32.95%,阿里涨16.49%,比亚迪微跌0.94%,美团跌超10% [10][12] AI生态与基础设施驱动逻辑 - AI生态分为能源、算力/芯片、Infra/云、模型、终端、应用等层级,上半年电力、AI数据平台、半导体板块表现最佳,受益于数据中心用电需求、AI Agent渗透及Token调用增长 [13][16] - 联想集团以31%市场份额稳居全球Windows AI PC第一,AI PC占其总出货量30%以上,中国区AI PC占笔记本出货量27% [4][19] - "杰文斯悖论"显示AI软件效率提升降低资源调用成本,反而增加对算力、服务器等基础设施需求,联想、中芯国际、富士康等基础设施提供商直接受益 [16][17] 联想集团业绩与战略 - 2025/26财年Q1营收13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28.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 [4][17] - IDG业务营收973亿元,同比增长17.8%,PC业务创15个季度最快增速;ISG业务营收增35.8%;SSG业务收入增19.8%,运营利润率22.2% [19] - "天禧"智能体WAU平均值达40%,公司坚持混合式人工智能战略,投资AI基础设施创新,把握AI普惠机遇 [19][20] 全球AI超级周期与资本趋势 - 2022年开启AI超级周期,规模和潜力远超此前科技创新引发的资本周期,投资者对AI技术潜力极度乐观 [8] - 资本市场快速修复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股价下挫,源于企业真金白银投入和持续交付的业绩 [8] - Deep Seek在模型层建立全球竞争力,中国企业在算力层、终端层、应用层有潜力出现"下一个Deep Seek时刻"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