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买AI眼镜的人,已退货
市场表现 - 小米AI眼镜上市3天销量达5万台 引发抢购热潮但随后出现大规模退货潮[2][7] - 2024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暴涨210% Meta产品占据70%市场份额[12] - 中国智能眼镜市场2024年预计出货量290.7万台 上半年涌现十余款新品[7][12] 产品缺陷 - 首批用户反馈存在翻译延迟 拍摄质量差 设备笨重等问题 小米眼镜鼻梁承重达40g[4][8] - 海外用户遭遇连接障碍 需内地手机注册并翻墙才能使用完整功能[8] - 闪极科技产品出现左右扬声器装反等低级错误 交付延迟达7个月[13] 技术发展 - 行业受限于光学和芯片技术 消费级产品沉寂近10年 Meta通过融合大模型重启市场[11][12] - 当前产品普遍存在续航短 交互差 拍摄质量低等硬伤 行业平均退货率40%-50%[8][17] - 厂商加速迭代 国内50余家企业布局 涵盖互联网 电子消费 传统眼镜等多领域[15][16] 竞争格局 - 价格战白热化 闪极科技推出999元产品仅为竞品一半价格[13] - 厂商互相抨击 XREAL创始人公开指出竞品7大技术缺陷[15] - 跨界玩家涌现 老凤祥等非科技企业入局 华强北已推出基础功能产品[16] 用户反馈 - 消费者认为1999元定价性价比低 手机+蓝牙耳机组合仅需500元[9] - 社交媒体负面评价集中 吐槽产品"像工地安全帽""拍照如老年机"[9] - 尝鲜型购买占主导 多数用户表示将观望2年以上再考虑入手[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