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息量很大!刚刚,中欧基金窦玉明重磅发声
中国基金报·2025-08-14 23:47

核心观点 - 公募基金行业需从依赖个体转向体系化建设,"中欧制造"通过"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三化协同构建可持续的投研体系,实现长期业绩稳定性 [5][8][9] - 工业化投研体系的核心是提升组织协作效率与洞见落地能力,而非替代个体价值,第三代基金经理需依托平台支持实现更稳定的阿尔法输出 [17][18] - 主动投资是公司的战略聚焦方向,通过提升"良品率"和长期主义文化,与被动投资形成差异化竞争 [27][28][29] 专业化转型 - 专业化要求投研人员长期聚焦细分领域,形成超越市场一致预期的"洞见",依赖深度研究与知识密集型团队协作 [9] - 研究员需覆盖2050只股票,构建30100只股票组合需1020名研究员支持,个人每年仅能产出12个有效洞见,凸显体系化必要性 [12] 工业化转型 - 工业化强调流程一致性与团队协作,例如"五要素选股模型"统一内部语言,解决传统投研中洞见传递低效问题 [9][10] - 去中心化架构弱化投资总监决策垄断,通过平等协作提升新老员工融合效率,基金经理稳定性显著提高 [14][15] - 工业化体系将个体能力转化为组织通用能力,例如中欧自主培养的基金经理冯炉丹管理产品年化净值增长率达93.07%,超额收益显著 [21] 数智化转型 - 数智化将经验固化为可传承的数据资产,包括数字化(结构化归档)与智能化(模型辅助决策),量化团队中机器主导流程修正 [10] - 技术手段实现"一人方法"到"组织能力"的转化,但决策核心仍为人,例如研究员需在3分钟内清晰表达观点以提升协作效率 [10][14] 长期主义与良品率 - "良品率"是投研体系有效性的关键指标,通过双月产品委员会分析中长期表现不佳产品,督促基金经理修正偏差 [24][25] - 近5年中欧基金权益类业绩排名稳定行业前4,10年业绩排名第2~4名,验证长期主义方法论有效性 [25] 主动投资战略 - 公司放弃ETF布局,专注主动投资能力建设,认为"好"与"省"不可兼得,主动投资需极致人才与深度研究文化 [28][29] - 主动与被动投资文化冲突显著,全球巨头如贝莱德(被动)与资本集团(主动)均未实现两者兼顾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