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因暗箱操作,多家私募基金被警告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13 14:16

债券发行市场违规行为监管 - 交易商协会近期对5家机构采取自律处分措施,包括中证鹏元资信评估、上海复熙资产、江苏煜宁、上海寰财和中原期货,主要涉及债券发行市场中的违规操作 [1] - 私募机构在债券发行市场中充当通道工具和返费中介的问题频发,近期蒙森(上海)投资、深圳前海玖瀛等私募也因同类问题被处分 [1][7] - 违规私募机构普遍合规意识薄弱,在高额服务费诱惑下铤而走险,这种行为可能给市场带来危害 [1][8] 私募机构违规行为类型 - 第一类违规:通过资管产品协助发行人非市场化发行并收取大额财务资助或代持服务费,上海复熙资产和江苏煜宁因此被严重警告 [3] - 第二类违规:通过私募基金嵌套资管计划协助发行人"自融"发行,上海寰财因此被警告 [3] - 私募基金协助"自融"涉及多个交易主体和抽屉协议,操作隐蔽性强 [3] 具体机构违规案例 - 上海复熙资产被中基协取消会员资格并暂停产品备案12个月,因其利用自有或外部资金参与债券发行认购获取服务费,以及利用基金财产为管理人牟利 [4] - 江苏煜宁被撤销管理人登记,因其向投资者承诺保本保收益、兼营冲突业务及虚假填报高管信息 [5] - 蒙森(上海)投资通过嵌套信托产品协助发行人"返费"发行并收取大额服务费 [7] - 深圳前海玖瀛违规为相关方代持债务融资工具 [7] 监管政策与市场影响 - 《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规范指引(2023版)》明确禁止操纵发行定价和事先约定利率 [8] -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自2024年8月1日起施行,明确禁止私募参与债券结构化发行、代持及收取各种形式费用 [8] - 私募违规行为扭曲市场交易规律,损害投资者利益,增加发行人融资成本并削弱其偿付能力 [9][10] - 监管趋严态势将持续,以维护市场发行秩序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