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严打金融“黑灰产”,北京重拳整治非法存贷款中介
第一财经·2025-08-11 08:44

非法存贷款中介乱象 - 非法存贷款中介成为金融领域"黑灰产"主要表现之一 通过虚假营销、违法包装骗贷和"套路贷"犯罪等手段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 [3][4] - 典型案例显示 某企业主被中介以"2个点服务费 5%贷款利率"诱骗 最终600万贷款被扣划近百万元服务费 实际到手仅500万元 [3] - 中介常用手段包括转让空壳公司 先行垫资 虚构申贷材料等非法方式获取贷款 部分借款人沦为"职业背债人" [3][4] 监管整治措施 - 北京金融监管局连续三年开展专项打击 2023年推出"强责任 全覆盖 严打击"组合拳 [4] - 具体举措包括压实银行主体责任 严禁与非法中介合作 全面排查线索 强化央地协同共治等 [4] - 重点打击银行员工内外勾结行为 形成强力震慑 2023年加大网络不良金融信息处置力度 [4] 行业影响 - 乱象主要针对资质不足的小微企业和征信白户 推高实际贷款成本 [4] - 部分中介以"与银行合作""内部渠道"名义虚假营销 实际收取高额服务费 [4] - 监管提示金融消费者提高警惕 远离非法中介 避免因小失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