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大咖观点(二)
机器人圈·2025-08-11 03:13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聚焦机器人技术创新与应用 展示AI与机器人融合推动产业升级 涵盖工业、医疗、农业等多领域突破 [1][3][15][21][29][31] - 具身智能成为机器人发展核心方向 面临商业化路径选择与技术挑战 需解决硬件成本、算法精度与产业适配等关键问题 [38][40][44] 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 - AI+空间计算推动二维交互向三维交互演进 成为物理与数字世界桥梁 是提升机器人智能水平的关键技术 [3] - 数字孪生与AI技术深度融合 工业机器人需突破模仿人类局限 采用轮式设计可能优于人形方案 [11] - 微机器人技术在精密制造与微电子领域实现突破 纳米级定位与智能传感推动三维异构集成制造应用 [13] - 物理智能成为AGI发展关键 需解决机器人本体设计、任务适配与环境适应三大瓶颈 实现物理世界任务通用化 [19] 工业机器人应用现状与挑战 - 工业机器人仅覆盖20%-30%工业需求 AI应用多局限于感知层 决策与控制层融合薄弱 [15] - 自然语言驱动控制是工业机器人终极目标 需突破大语言模型与语言动作模型等技术瓶颈 [15] - 柔性装配依赖视觉引导技术 通过移动线缆数据集实现精准分割 但目前仍处于实验室阶段 [5] - 软材料机器人解决服装制造难题 具备可编程性与环境适应性 支持快速切换生产不同款式服装 [27] 农业与特种机器人创新 - 农业机器人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 荷兰案例显示需坚持高性价比原则 聚焦实际痛点推动可持续发展 [29] - 水果采摘自动化程度最低 全球产量30年增长200% Tevel通过柔性抓取与多机协同构建全流程技术体系 [31] - 仿生机器人借鉴自然机制 仿生蜜蜂重量仅几克 翼展12公分 展翼频率达15-20次/秒 实现多机协同飞行 [33] 医疗机器人突破 - 微型机器人实现靶向药物递送 解决90%药物研发失败问题(1/3因中毒剂量) 已完成动物跨城市远程血栓移除实验 [21] - 远程手术通过5G与电磁场控制导管 减少交通时间 推动器官检查等底层技术研发 [21] 工程师能力转型 - 机器人时代要求工程师具备T型知识结构 从技术执行者向创新者转变 需掌握数字化工具与跨领域协作能力 [7] - 需从解决给定问题转向定义真实问题 具备创新思维与伦理意识 适应快速迭代的技术环境 [7] 材料与算法创新 - 大语言模型用于材料分类与性能预测 利用海量数据训练 为材料科学提供通用解决方案 [25] - 移动机器人依赖多模态传感器数据 通过目标检测算法精准识别行人、车辆等对象 已在自动驾驶领域应用 [23] 商业化路径探讨 - 具身智能存在通用世界模型与垂直场景两种发展思路 高附加值且环境动态变化的领域更易实现可靠性突破 [38] - 面临硬件成本、算法精度与产业适配三大挑战 需建立环境交互-数据获取-算法优化的正向循环 [40] - AI系统可信度依赖开源化 公开模型机制消除黑箱疑虑 透明度比企业宣传更能赢得信任 [42] - 人机协作需确保AI可预测性 设计透明化机制与失败回溯系统 保持高效性同时让人类理解决策逻辑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