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比人手更抗造?WRC上这家公司500克仿生灵巧手能抓10KG,成本骤降40%!
机器人大讲堂·2025-08-09 03:06

文章核心观点 - 赛博格机器人公司推出的Cyborg-H01仿生腱绳灵巧手通过仿生学设计解决了工业场景对高负荷、高耐久、抗冲击和成本可控的核心需求 其腱绳驱动结构和材料选择在性能、可靠性和效率方面显著优于传统方案 有望重塑工业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技术路径 [4][6][20] 工业场景需求特性 - 工业灵巧手需承受高负荷作业 单指尖受力要求达10N以上 夹持力需40N以上 且具备抗冲击和数月甚至数年的持续稳定运行能力 [3] - 成本控制是关键制约因素 传统高精尖产品价格达数十万元难以规模化普及 [3] - 应用场景涵盖新能源汽车线束抓取、物流分拣不规则包裹及电力行业狭小空间精密操作 [3] Cyborg-H01产品性能 - 重量仅500克 尺寸接近人类手掌(腕宽40mm/手宽105mm/手长235mm) 可抓取10kg重物 单指尖受力10N 夹持力40N 自锁性能8kg [6] - 采用16自由度设计(6主动+10欠驱动) 四指弯曲超90° 拇指横向旋转大于130° 支持近百种手势适应不同物体形态 [6] - 工作电压12V下静态电流仅60mA 能耗效率优异 [6] 技术架构创新 - 核心采用仿生筋腱结构 通过特制线缆模拟肌腱收缩运动 配合回位弹簧实现手指灵活转动 替代传统电机或连杆驱动 [7] - 腱绳驱动方案使用高功率密度微型无刷空心杯电机结合蜗轮蜗杆减速增扭 单电机可驱动三关节运动 大幅简化结构 [8]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绳作为核心材料 经20万次测试 负载能力超10kg 耐疲劳性优异(数万次测试后强度衰减<5%) [14] 仿生设计优势 - 结构借鉴人类手部筋骨协同原理 通过腱绳形变吸收冲击力 关节分散受力 1米跌落测试后仍保持正常操作能力 [16] - 较传统20+自由度产品 操作能力相当但重量减轻近一半 成本降低40%以上 [13] - 自适应能力突出 无需预编程即可根据物体轮廓自动调整抓取姿态 在物流分拣场景效率显著提升 [12] 团队技术积淀 - 核心团队拥有欧盟仿生机器人领域研发经验 首席科学家董典彪曾主导AXILES BIONICS项目的智能动力关节研发 [17] - 技术理念源于六足机器人及动力外骨骼研究 采用"结构仿生+控制仿生"双轮驱动模式 [18][20] - 动态能耗建模理论被MIT等机构引用 通过弹性形变回收能量实现节能优化 [19] 行业应用前景 - 产品覆盖95%以上工业操作需求 特别适用于汽车焊接、电力巡检等复杂环境 [9][16] - 仿生设计有望突破工业自动化末端执行器的性能瓶颈 推动机器人在多变场景中的高效应用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