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目标与产业规划 - 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建立先进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 电极、芯片和整机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打造2至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 [1] - 到2030年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形成安全可靠产业体系 培育2至3家全球影响力领军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构建国际竞争力产业生态 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 [1] - 提出五大重点任务包括加强基础软硬件攻关、打造高性能产品、推动技术成果应用、壮大创新主体、提升产业支撑能力 三个重点工程包括核心软硬件强基工程、整机精品工程、应用拓展工程 [1] 技术研发方向 - 创新脑信号传感元件 研发面向硬脑膜上、硬脑膜下、大脑皮层内等不同区域的植入式电极 探索脑血管介入式电极 提升电极通道数、生物相容性、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 [2] - 加快植入式设备研发突破 推动非植入设备量产迭代 创新额贴式、耳贴式、入耳式、发夹式等产品形态 推动非植入产品向轻量化、高速率、低功耗发展 [2] - 研制头盔、头显、眼镜、耳机等集成式脑机接口产品 通过与生活消费产品融合发展 支持非植入产品的迭代应用和规模化推广 [2] 应用场景拓展 - 加快医疗健康应用 面向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类疾病等临床诊疗场景创新神经调控技术 面向肢体运动、语言、感觉缺陷患者打造运动辅助、交流辅助和感知觉恢复等新方案 [3] - 面向脑疾病预防、健康管理场景 通过脑机接口产品实时监测分析大脑活动特征 预防潜在健康问题 减少患者重症风险 [3] - 探索生活消费应用 围绕数字消费新场景强化远程操控、虚拟感知、沉浸交互等能力 [3] 市场规模预测 - 全球脑机接口医疗应用市场规模2030年有望达到400亿美元 2040年达到1450亿美元 [3] - 2024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为32亿元 增长率18.8%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达到55.8亿元 增长率20% [4] 区域政策布局 - 北京市提出到2030年打造1-2个脑机接口产业发展集聚示范区 实现产品在医疗、康养、工业、教育等领域规模化商用 [4] - 上海市提出2030年前实现高质量控脑 脑机接口产品全面实现临床应用 [4]
利好!七部门重磅发文,事关脑机接口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07 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