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股小阳春,这家大厂多项领跑
聪明投资者·2025-08-05 00:05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于7月24日突破3600点,为2007年以来第四次站上该高点[2] - 北证50指数年内涨幅近40%,领跑各大指数,中证1000、中证500、创业板指涨幅约10%[2] - 年内收益超40%的主动权益基金达160只,近一年收益率超50%的基金有527只[3][4] 广发基金业绩亮点 - 近一年20只产品收益率超50%,其中10只净值创新高,3只收益翻倍[5] - 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以131.81%的收益率领跑,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成长启航A分别达118.13%和100.65%[7] - 66只主动基金跑赢中证800成长指数(27.50%),TOP20基金收益率均超50%[18][20] 医药赛道布局 - 旗下6只医药主题基金规模合计91.91亿,吴兴武管理的沪港深医药A、创新医疗两年持有A、医药健康A收益率分别为79.73%、74.92%、61.61%[8][10] - 吴兴武通过深度产业研究挖掘百利天恒(2024年股价翻倍)、泽璟制药(110%涨幅)等牛股[11] - 段涛管理的医药创新A(71.31%)侧重港股创新药,王瑞冬的医药精选A(61.84%)聚焦盈利确定性[11][12] 科技赛道布局 - 吴远怡管理的科技创新A(57.29%)精准把握AI行情,观富钦的睿盛(52.62%)和陈韫中的科技动力(52.49%)前十大重仓含5只TMT标的[12] - 港股通成长精选A(51.64%)重仓小米、腾讯、中芯国际等科技股,港股仓位超80%[12] 成长风格优势 - 吴远怡采用"个股集中、行业分散"策略,成长领航一年A不押注单一赛道仍实现近翻倍收益[17] - 陈韫中管理的成长启航A(100.65%)去年9月加仓港股互联网及AI算力、机器人等新兴产业[18] 量化策略成果 - 量化多因子A近一年收益率82.84%,超额收益31.78%[24][26] - 杨冬团队开发"主观+量化"策略,稳健策略(42.20%)2024年收益率25.93%[27][28] - 林英睿团队构建北交所、中证1000增强等新策略,百发大数据成长A(39.05%)专注小盘价值Alpha[28] 投研体系特点 - 研究团队分7个行业小组,实现基本面深度挖掘与策略动态迭代[33] - 引入冯汉杰(风控)、苏文杰(周期制造)、王鹏(消费)等人才丰富策略多元性[32] - 量化与主动管理深度融合,如杨冬团队引入量化研究员开发制造/科技/资源智选产品[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