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摩根士丹利」最新研报:中国下半年将掀起“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热潮”(附报告)
Robot猎场备忘录·2025-08-03 00:06

核心观点 - 摩根士丹利预测2025年下半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将迎来广泛采用,中国在该领域的优势将逐步扩大[5] - 行业逻辑从"炒作预期"转向"聚焦落地",商业价值验证成为支撑估值核心,2025年1-3月产业链因激进目标上涨37%,3-7月因目标下修回调6%[7] - 下游落地应用和技术突破是推动市场情绪的两大关键因素[14] 市场动态 - 7月中国已出现大额订单: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中标中国移动1.24亿元订单,优必选中标觅亿汽车9051万元项目[9] - 预计下半年订单将持续放量,但部分订单实际应用场景仍以展览为主[9] - 头部厂商新品进展成为催化剂,包括特斯拉Optimus Gen3、Figure 03、宇树科技低价机型等[10] 技术趋势 - 硬件创新聚焦新型减速器、PEEK材料、滚珠丝杠制造工艺[10] - 软件创新以视觉-语言-动作(VLA)模型为核心,部分企业探索VTLA架构等变体[12] - 特斯拉Optimus因软硬件不匹配暂停量产,反映行业技术路线尚未收敛[16] 企业分类 - 硬件派(宇树科技/众擎机器人):优先教育/科研场景,通过低价策略快速获单,但实际商业化存疑[15] - 软件派(智元机器人/优必选):侧重AI能力,多宣布战略合作但实际处于POC阶段[15] - 摩根士丹利最新覆盖45家价值链企业,含3家大脑领域、31家身体部件、11家集成商[12] 商业化挑战 - 硬件派面临"祛魅"压力,软件派短期内难实现真正商业化[15] - 技术未形成护城河,多数企业缺乏实质性突破[18] - 量产瓶颈包括:核心零部件成本高、工程化能力不足、场景有效性验证困难[18] 资本市场 - 头部创企争相IPO(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但估值高企与商业化进度不匹配[18] - 部分上市公司表现亮眼:地平线机器人YTD涨96%,JL Mag涨49%,长盛轴承涨159%[13] - 供应链企业积极布局:三花智控预计2025年执行器研发收入1.5亿元,宁德时代投资迦智科技[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