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周末大消息!国债利息将征税,影响多大?火速解读来了
中国基金报·2025-08-02 12:33

政策背景与核心观点 - 财政部、税务总局宣布自2025年8月8日起对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采用"新老划断"原则,存量债券继续免税至到期[2] - 政策调整原因包括:债券市场规模已成熟(当前存量133万亿元),税收优惠使命完成;财政主动调整资金结构,避免流动性过度沉淀于利率债[4] - 短期预计增加税收337亿元(基于新增和到期续发规模测算),中期伴随债务扩张或达千亿元级收入[4][5] 财政与税制改革影响 - 政策是财税体系梳理的一部分,与"金税四期"、境外收入征税等共同完善税收制度,提升财政自平衡能力[5] - 通过剔除"不合时宜"的税收优惠(如政府债利息免税),直接增加财政收入以缓解收支压力[3][5] 债券市场影响分析 - 新券发行利率或上行:静态测算10年期新券与旧券利差可能扩大6-10BP,但实际涨幅由投资者与发行方共同分担[7] - 市场短期反应:公告后10年国债收益率先升后降(收盘下行1BP),显示存量债券因免税优势受追捧[7] - 新老券双轨定价趋势:老券因免税优势利差或走阔,信用债因税收不变性价比相对提升[7][8] - 机构行为变化:配置型资金可能抢配老券,交易盘博弈利差;信用利差中枢或小幅下移[7][8] 大类资产与机构策略 - 债券税后收益下降可能边际提升权益、贷款资产吸引力,但债券低风险、高流动性优势仍存[8] - 银行利润或承压,但政策可能增强红利股相对债券的收益优势[9] - 公募基金税收优惠暂未调整,若维持"双免"优势可能吸引银行追加委外投资[12] 后续关注方向 - 央行政策:是否通过流动性宽松对冲新券发行成本上升,以维持合意利率水平[11] - 公募税收制度:当前信用债/政金债资本利得免税优势是否调整,若取消或冲击债市供需[11][12] - 个人投资者影响有限:因占比低且月收入10万以下免征增值税[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