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降温稳定币,抑制市场过热风险 | 国际
清华金融评论·2025-07-29 09:50

全球稳定币监管动态 - 2025年6月起全球金融体系经历稳定币监管浪潮,香港《稳定币条例》与美国《GENIUS法案》实施标志主流经济体监管框架初步确立 [1] - 多国监管机构对稳定币发展前景公开表明审慎立场,对过热领域实施前置性风险缓释 [1] 香港金管局立场 -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界定稳定币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支付媒介",强调其不具备内生价值增长空间 [2] - 警示市场需防范过度概念炒作,指出多数发行主体缺乏落地能力,已显现泡沫化风险 [2] - 金管局将实施审慎牌照审批机制,初期仅对极少数符合资质的申请方开放授权 [2] 多国央行观点 -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指出私人稳定币存在价值锚定失效风险,可能引发银行存款迁移效应,威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3] -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主张商业银行优先发展代币化存款,而非稳定币,因其可能导致银行体系可贷资金规模收缩 [3] - 韩国央行行长李昌镛警示稳定币在新兴市场可能触发资本外逃压力与货币政策传导阻滞 [4] 国际清算银行报告 - 国际清算银行报告指出稳定币在货币三项关键测试(单一性、弹性、完整性)中表现不佳,仅能扮演辅助角色 [6] - 稳定币缺乏单一性,难以履行货币职能;缺乏弹性,发行人无杠杆空间;完整性不足,易被非法活动滥用 [6] - BIS认定稳定币为市场化私人信用工具,与法定货币存在本质区别 [6] 摩根大通市场预测 - 摩根大通认为稳定币市场增速低于预期,2600亿美元规模未来几年或仅实现2-3倍增长,远低于2万亿预期 [7] - 稳定币占全球资金流动比例不足1%,短期内难以大幅提高 [7] - 稳定币基础设施和生态系统远未完善,需时间建立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