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邛崃新能源产业向外破圈
高工锂电·2025-07-22 10:18

邛崃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 邛崃已形成覆盖锂电正极、负极、隔膜三大主材及设备制造的完整产业链,负极和隔膜材料支撑成都锂电产能均超过50%[1] - 2024年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规上产值完成192.7亿元,同比增长18.2%[1] - 截至2025年,四川邛崃经开区聚集320余家产业链企业,包括璞泰来、融捷锂业等链主企业[4] - 璞泰来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全部投产后将形成28万吨负极材料年产能[4] 产业项目建设进展 - 2024年紫宸二期、金桥管业等10个项目加快建设,爱敏特二期、金镞峰能源装备等3个项目建成投产[1] - 泓力新能源仅用86天完成建设投产,二季度计划完成3000万产值,将填补西部电池产能缺口[3] 产业链协同优势 - 完整产业链缩短企业采购时长,降低物流成本[4] - 形成动力电池、储能、消费电池全场景覆盖的产业生态[4] 新兴领域布局 - 打造天新未来产业先导区,切入新型储能、低空经济产业赛道[5] - 重点招引高功率密度锂电材料、固态电池及低空飞行器专用复合材料项目[5] 区域合作与创新 - 与天府新区构建"研发+生产"跨区域模式,2024年19家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对接[6] - 设立1万平方米创新交流中心,聚焦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产业招引[6] 政策与资本支持 -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研发费用最高补助100万元[6] - 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最高奖励100万元,中国制造业民企500强奖励1000万元[6] - 成立天崃基金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7] - "凤凰崃栖"人才政策体系提供项目支持、融资支持等优惠政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