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产业现状与趋势 - 全球稀土市场迎来历史性时刻,包钢股份与北方稀土将第三季度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上调至不含税19109元/吨(REO=50%),环比上涨1.51%,自2024年第四季度以来已连续四个季度调价 [3] - 供需紧平衡、政策护航与供应链重构成为关键词 [3] - 2025年第三季度稀土精矿价格较2024年三季度低点累计上涨14.14%,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最新价格指数为185.8,较年初提升13% [5] 国内稀土供需逻辑 - 供应端:缅甸矿受雨季影响进口量下降,美国矿进口停滞,国内尾矿资源开发逐步释放产能(如包钢股份年产45万吨稀土精矿能力) [5] - 需求端:新能源车、风电、人形机器人等下游需求爆发,叠加海外订单恢复,推动主流产品价格企稳 [5] - 北方稀土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亿至9.6亿元,同比大增1882%-2014%;扣非净利润8.8亿-9.4亿元,同比暴增5538%-5922% [6] 北方稀土业绩驱动因素 - 成本优化:通过工艺升级与降本增效,冶炼分离成本显著下降 [7] - 结构优化:高附加值产品(如氧化镝、氧化铽)占比提升 [8] - 市场扩张:海外订单恢复与国内新能源需求共振 [9] 全球稀土市场格局 - MP Materials的产业链存在短板:磁材产能仅1000吨/年,分离产能利用率不足30%,高端磁材与重稀土分离技术依赖海外 [10][11] - 10X工厂预计2028年投产,中重稀土分离产能未明确时间节点 [12] - MP的"价格下限协议"(110美元/公斤镨钕)折合国内含税价约89万元/吨,远超当前中国市场价格(45万元/吨) [13] 中国稀土机遇与挑战 - 资源端: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37%,包钢股份白云鄂博矿储量达3500万吨(占国内81%) [17] - 成本端:国内稀土精矿成本优势显著(包钢股份尾矿开发成本低于市场价) [18] - 投资逻辑:资源端(北方稀土、中国稀土、盛和资源)与磁材端(金力永磁、银河磁体)双主线布局 [19][20] 稀土产业未来展望 - 价格中枢上移、政策护航资源安全、全球供应链重构三大趋势显现 [22] - 中国凭借资源禀赋与技术优势仍将是全球稀土市场的核心玩家 [22] - 美国的"稀土独立"计划倒逼国内企业加快技术升级与产业链整合 [22]
稀土产业格局剧变:价格上行与全球供应链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