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团押注!原[大疆]技术总监、「特斯拉」Optimus工程师杨硕成立具身智能机器人创企,完成首轮融资

公司成立与融资 - 具身智能机器人创企Mondo Tech(妙动科技)由原大疆技术总监杨硕和原大疆高级总监高建荣于2025年1月成立,并于近期完成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经纬创投、美团龙珠和红杉资本 [3] - 公司已在硅谷Palo Alto和深圳设立办公室,上海分公司正在筹建中 [6] - 官宣仅2个月即完成首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头部资本和美团,显示创始团队含金量 [6] 创始团队背景 - 杨硕:香港科技大学本硕,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博士,曾任职大疆和特斯拉Optimus团队,主导无人机研发和机器人控制算法开发 [10] - 高建荣:武汉大学本科,曾任职大疆多个高管职位,包括RoboMaster赛事负责人、供应链和市场部负责人 [10] - 团队已吸引多名世界级机电系统和强化学习工程师加入,深圳团队侧重硬件,上海团队侧重算法 [11] 团队布局与招聘 - 深圳团队已发布多个硬件相关岗位(嵌入式软件负责人、相机算法工程师等),上海分公司侧重算法研发 [11] - 团队成员主要来自大疆、华为、OPPO等头部硬件厂商及香港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 [11] - 中美两地布局可发挥美国算法优势和国内供应链优势 [11] 产品路线与定位 - 公司计划先推出小型消费级机器人(如四足狗和陪伴机器人),再推进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15] - 采用错位竞争策略,通过迭代寻找商业机会,而非直接挑战商业化难度高的人形机器人 [15] - 类似企业如乐享智能和维他动力也选择先做家庭场景消费级机器人 [16][18] 行业趋势与竞争 - 2025年以来,谷歌、OpenAI、Meta等国外大厂及蚂蚁、京东等国内企业纷纷入局具身智能赛道 [6] - 美团是该赛道典型投资者,已投资宇树科技、银河通用和自变量机器等企业 [6] - 消费级机器人赛道融资活跃,但尚未有成熟产品跑通市场,多数产品仍依赖通用大模型 [19] 商业化挑战 - 消费级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依赖机器人"大脑"(具身智能大模型)的突破 [21] - 具身智能机器人是复杂的AI+机器人+自动驾驶系统性工程,受算力、算法、数据、硬件等多因素制约 [21] - 目前全球尚无真正成熟的消费级机器人产品,多数仍处于探索阶段 [19] 行业动态 - 具身智能赛道融资频繁,如乐享智能完成两轮近3亿元天使轮融资,维他动力完成2亿元种子轮融资 [16][18] - 行业面临商业化卡点,包括算力、算法、硬件和工程化等挑战 [22] - 大厂和初创企业均在探索不同技术路径,如"大脑优先"或"运动优先"策略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