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迎来打新热!“散户失权”引争议
港股新股市场表现 - 2025年港股已迎来27只新股,其中仅7只上市首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破发率为26%,低于去年同期的32% [1] - 27只新股中有10只上市首日涨幅超过20%,首映恩生物收涨116.7%,中签一手可赚超一万元人民币 [1] - 5月份以来,过半IPO项目的认购倍数超过50倍,宁德时代、蜜雪集团等热门股认购倍数达百倍乃至千倍以上 [1] 散户参与情况 - 2025年港股打新中签难度提升,27只新股中有9只一手中签率在10%及以下 [1] - 投资者反映中签率明显降低,参与9只新股申购仅中签2只,融资10倍认购仍未能中签宁德时代 [1] - 散户获配率下降引发"散户失权"讨论,宁德时代IPO散户认购部分固定为7.5% [1][2] 港股发行机制变化 - 港交所系统性地降低散户在打新过程中的影响力,提高机构配售比例 [2] - 港交所行政总裁表示调整旨在让新股价格最大限度反映市场需求,降低上市后价格波动 [2] - 机构投资者占比提升被认为可发挥稳定器作用,减小后市波动 [2] 市场结构影响 - 港股市场机构投资者占比扩大,政策调整加剧向机构倾斜的趋势 [3] - 散户参与度降低可能对市场活跃度带来潜在不利影响 [3] - 宁德时代H股溢价被指是货源集中于大户导致的错误定价,筹码集中可能带来股价波动风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