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主题讨论五丨绿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清华金融评论·2025-05-19 10:30

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主题讨论 绿色发展机遇与挑战 - 全球气温升幅已突破1.5℃,若延续现有趋势,2060年或面临升温4℃的灾难性后果 [4] - 需通过南南合作对冲发达国家绿色需求下滑,中国应成为引领力量 [4] - 政府需以担保机制确保绿色项目年化3%-4%的投资回报率,吸引国际资本参与 [4] - 推动多边开发银行与新兴市场协作,解决绿色能源供需错配问题,聚焦电网建设等"卡脖子"环节 [4] - 建议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与世界银行协作,创新"主权担保+多边兜底"融资工具,将非洲自然资源转化为可持续抵押品 [4] 国际绿色融资框架 - 国际清算银行应量化全球气候转型资金缺口,并通过多边担保框架降低新兴市场融资门槛 [7] - 绿色债券若获多边开发银行资产负债表背书,融资规模可提升30% [7] - 利用AI与区块链技术优化中小银行绿色贷款审批流程,例如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支持社区级光伏项目 [7] - 巴塞尔协议应将碳排放作为绿色贷款审批硬性门槛,ESG评级纳入债券发行架构 [7] ESG理念与实践 -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十大原则覆盖全球180个国家、2.5万家企业 [10] - 中国政策激励与绿色贷款双轮驱动模式成功,建议将循环经济纳入ESG考核体系 [10] - 中国企业RPET塑料循环利用项目需贴息贷款降低转型成本 [10] - 上海试点"负责任金属定价"机制,对锂、钴等50种关键矿产实施ESG溢价 [10] - 中国"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准则应与欧盟"全球门户"计划互补,共同制定气候韧性基础设施标准 [10] 非洲绿色转型挑战 - 非洲面临基础设施滞后与债务高企双重挑战,如马里太阳能项目因电网建设滞后沦为孤岛 [13] - 呼吁国际社会以"跳过式发展"思维支持非洲,引入中国智能电网技术,布局绿氢、储能等前沿领域 [13] - 建议将塞内加尔河流域水坝碳减排收益证券化,发行"气候韧性债券" [13] - 西非四国通过资源整合五年内建成四座水坝,减排效果相当于停驶百万辆燃油车 [13] 全球协作路径 - 需平衡效率与公平,激活私营资本活力并强化国际政策协同 [16] - 中国"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准则与欧洲"全球门户"计划具有互补性,可化解南北分歧 [16] - 跨区域联盟可将自然资本转化为可定价金融资产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