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调整影响 - 美对中加征20%(芬太尼)+10%关税,中对美加征10%关税,实际降税幅度达115%超出市场预期[1] - 中金认为关税从"贸易禁运"水平调降至可贸易水平是现实需要,美股港股已修复至4月2日"对等关税"前水平[3] - 兴业证券测算显示家电、电子(光学光电子/消费电子)、纺服轻工(家居/文娱用品/纺织制造)、医疗医药(医疗器械/化学制药)、机械设备等行业净利润增速改善最显著[3][4] - 小家电行业海外营收占比48.05%,对美敞口11%,净利润增速恢复7.11%(30%关税较145%关税情景)[5] - 照明设备、黑色家电、光学光电子、医疗器械等行业净利润增速恢复幅度超4.5%[5] 市场反应与资金动向 - 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沪指+0.82%,深成指+1.72%,创业板指+2.63%,全市场成交额13410亿元(放量1185亿元)[5] - 国防军工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130.45亿元居首,中航成飞获主力买入最多[11][12] - 摩根士丹利报告显示对冲基金重新介入中国市场,增持中概股和A股,同时减持泰国、香港、印度和澳大利亚资产[7] - 北向资金总成交1495.04亿元,中信证券成交5.98亿元[13] - 龙虎榜显示机构大额买入襄阳轴承(净买入1.36亿元)、中坚科技(1.11亿元)[17] 行业表现与投资机会 - 军工和机器人成为主线:七丰精工、昆船智能等20余只军工股涨停,拓斯达20cm涨停[5][6] - 出口链补涨机会集中在超跌的电子(消费电子/光学光电子)、医疗医药(医疗器械/化学制药)、家电(小家电/照明设备/厨卫电器)[4][5] - 华为与优必选合作开发人形机器人,整合昇腾、鲲鹏、华为云及大模型技术[8] - 中国中车签订547.4亿元重大合同,占2024年营收22.2%,涉及轨道交通装备[8] - 创新药板块走弱,迈威生物跌超10%,百济神州跌超9%,受特朗普药品降价政策影响[6] 汇率与商品动态 - 高盛将12个月人民币汇率预期上调至7,3个月和6个月预期分别调至7.20和7.10,认为人民币目前处于低估水平[8] - 三星与客户达成DRAM涨价协议,SK海力士DRAM价格已上调12%[9] - 苹果考虑提高iPhone售价,但印度尚未具备高端iPhone生产能力[8] 行业估值与资金配置 - 国防军工、电力设备、机械设备板块PE处于历史高位(73.57%、70%、68.02%分位)[22] - 基础化工、纺织服饰、电力设备交易热度提升显著[19] - 农林牧渔、非银金融、有色金属板块PE处于历史低位(26.7%、25.1%、24.3%分位)[19][22]
日内瓦,退钱!
Datayes·2025-05-12 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