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充电1小时,连干8小时!开普勒K2“大黄蜂”落地上汽通用,率先实现工业级落地突破!
机器人大讲堂·2025-04-25 03:38

全球制造业转型与人形机器人战略意义 - 全球制造业面临人口结构变化与成本上升压力,人形机器人被视为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载体,是技术竞争关键领域和产业革新前沿赛道 [1] - 行业存在"实验室技术转化难"与"工业场景落地慢"的割裂现象,引发对技术应用边界和实际价值的争议 [1] 开普勒K2"大黄蜂"工业应用突破 - 在上汽通用实测中验证复杂工业环境作业能力,量采基础版3万美元,8小时工作制可替代1.5名工人效能,投资回报周期1.5-1.8年 [3] - 构建"双峰"能力体系:动力适配(双臂30kg负载/8小时续航)、操作精度(毫米级)、群体协作,解决工业场景动力适配难题 [3][9] - 动力系统创新:串并联结构+自研行星滚柱丝杠执行器,峰值推力8200N,能量转化效率81.3%,旋转执行器自研率85% [5][6] - 操作精度升级:11自由度灵巧手实现25点位微力控制,六维力感知手腕系统完成车身缝隙检测等毫米级精密操作 [10][15] - 群体协同突破:KeplerBrain类脑系统实现多机同步作业,应对超大尺寸部件搬运需求 [17][19]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竞争优势 - 全球格局呈现"东升西渐",中国企业从跟随者转变为技术突破主导者,开普勒获微软CEO和Figure CEO公开推荐 [22][24] - "工厂优先"策略优于特斯拉Optimus的通用算法路线,走访50家客户深度整合实用性与经济性,核心零部件自研率80% [26] - 中国完整产业链(汽车/3C/新能源)提供海量测试场景,建立"场景实验室"加速技术迭代 [27] - 预计3-5年内可替代汽车制造40%重复性工种,推动人力资源结构向技术密集型转型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