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迷你晶圆厂时代,即将到来?
半导体芯闻·2025-04-22 10:39

迷你晶圆厂技术突破 - 两家公司推出造价仅3000万美元的迷你晶圆厂,相比传统200亿美元晶圆厂成本大幅降低[3] - 英国Pragmatic Semiconductor的"Fabs-in-a-Box"可在12-14个月内建成,远快于传统3-5年建设周期[3] - 美国Nanotronics的模块化"Cubefab"可在全球85%环境中运行,利用AI技术实现氧化镓功率半导体生产[3] 技术特点与优势 - Pragmatic结合薄膜晶体管与300毫米晶圆技术,生产厚度5-10纳米、每平方毫米集成数千TFT的柔性IC[5] - Nanotronics通过生成式AI提升氧化镓芯片产量,使其成本竞争力比现有产品高数倍[3] - Cubefab采用模块化设计,单个"花瓣"晶圆厂造价3000-4000万美元,可扩展至4个单元且不影响生产[6] 产能规划与环保特性 - Pragmatic首个300毫米晶圆厂2024年投产,2025年预计年产数十亿块柔性IC[5] - 20x30米迷你晶圆厂可实现年产十亿片柔性IC,碳足迹比传统工艺低一个数量级[7] - 原材料到成品仅需数天,比传统硅片制造节省数月时间,大幅减少水电消耗[7] 市场定位与战略意义 - 产品聚焦老一代功率半导体、柔性芯片及NFC/RFID标签等非尖端应用领域[3] - 技术使半导体制造本地化成为可能,特别适合非洲等难以承担传统晶圆厂成本的地区[8] - 模块化设计使产能扩展无需停产,网络化晶圆厂可共享产能资源[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