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消费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动力,但当前面临消费能力和意愿不足的制约,需通过财政和金融政策协同发力来提振消费 [1] - 我国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拥有14亿人口和4亿中等收入群体,消费结构正向服务型、智能型升级,但潜力释放需要政策引导 [4] - 财政政策需在总量和结构上加力提效,通过扩大赤字、发行特别国债等方式进行逆周期调节,为扩大内需提供保障 [5][6] 消费的重要性与挑战 -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起点和长期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举措 [3] - 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以外需驱动的增长模式面临挑战,经济增长动力加速向内需主导转变 [3] - 国内居民收入预期下降、就业压力加大、人口老龄化等因素抑制了消费能力和意愿,有效需求不足制约供给端 [3] 消费市场潜力 - 我国拥有14亿人口,其中中等收入群体约4亿,消费品种类全球领先,具备内需增长的巨大潜力 [4] - 消费结构正从实物型向服务消费、智能消费转型,呈现多样化、个性化趋势,数字经济催生新消费模式 [4] - 城乡消费市场发展不平衡,县域市场、银发经济等细分领域需求尚未充分释放,增长潜力可观 [4] 财政政策的总量调控 - 财政政策需适度扩大规模进行逆周期调节,通过政府投资和社会保障投入提高居民购买能力 [6] - 2025年财政赤字率拟按4%安排,为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券发行力度加大 [6] - 扩大财政支出可提振市场信心,形成供需良性互动,推动消费需求长效增长 [6] 政策部署与行动方案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提振消费列为首要任务 [2]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财政政策要"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以更加积极的财政为消费注入动能 [2]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通过财政赤字、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工具稳定市场预期、释放消费潜力 [5]
财政政策如何向消费注入强劲动能 | 封面专题
清华金融评论·2025-04-22 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