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治经济与汽车产业形势 - 全球经济增速下降主要因缺乏新技术革命推动增长动力 中国选择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能源行业三大代表(电动汽车 光伏产品 锂电池)出口金额均超万亿人民币 展现技术突破[7][19] - 逆全球化抬头源于经济减速叠加各国发展不平衡 合作共赢需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汽车行业出海需从整车贸易转向产业链供应链合作[7][25][28] - 中国汽车全球影响力显著 产量与出口量均为世界第一 外汇储备与贸易规模全球领先 但发展仍需关注全球开放合作形势[8][10] 技术革命与新质生产力 - 新质生产力核心在于技术革命性突破 需具备原创性与颠覆性特征 当前全球面临技术革命方向不明确问题 导致汽车行业竞争加剧[19][21] - 新能源"新三样"表现突出 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占比达三分之一 锂电池与光伏产品大量出口发达国家 体现技术竞争力[19] - 发展短板在于关键技术攻关 需通过新型举国体制整合创新资源 包括应急攻关模式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60][62] 美国经贸遏制与应对策略 - 特朗普政府可能对华加征更高关税 电动汽车关税或从25%提升至100% 锂电池从7.5%升至25% 关税实际由中美企业共同承担利润转移[30][32][38] - 美国对华科技战采取"小院高墙"策略 聚焦芯片等关键技术脱钩 金融制裁威胁如SWIFT体系断供将影响汽车出海[42] - 应对措施包括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稳定国际大循环同时扩大内需 通过RCEP等机制拓展朋友圈 重点布局一带一路市场[48][50][53] 汽车产业全球化战略调整 - 出海策略需从简单贸易转向规则制定 在一带一路区域探索标准体系建设 采取"一国一策"差异化合作模式[50][53][55] - 数据与能源转型成为新挑战 汽车作为移动数据平台需解决隐私保护与数字治理问题 绿色能源转型需全产业链协同[62][64] - 中国正从规则接受者转向制定者 新一轮改革开放核心是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汽车行业需在产业链合作中实践共商共建共享理念[7][64]
美国持续加征关税时,解决逆全球化问题的中国药方
汽车商业评论·2025-02-16 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