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十年沉浮,小米电视能否再次登顶
小米集团小米集团(HK:01810) 雷峰网·2025-03-14 08:11

小米电视发展历程 - 2012年小米通过电视盒子跑通模式后决定进入互联网电视市场 计划通过供应链效率提升和性价比策略抢占市场 最初尝试推出60寸电视但成本过高未能实现 [6] - 与富士康合作谈判破裂后 小米转向47寸电视试水 采用高通骁龙600 MPQ8064芯片+传统模拟电视芯片的双系统设计 虽面临技术挑战但最终实现产品突破 [8][10][11] - 2013-2016年小米电视销量从1.8万台增长至128万台 但始终落后于同期乐视电视的30万-600万台销量 [13] 竞争格局变化 - 乐视凭借富士康代工优势 发布时间领先小米四个月 同时拥有视频平台的内容优势 [15] - 2014年小米挖来前新浪总编辑陈彤 通过投资爱奇艺、优酷土豆等平台快速补齐内容短板 [16] - 2017年乐视资金链断裂后 小米电视实现99%同比增长 2019年上半年销量突破400万台登顶国内第一 [19] 成功关键因素 - 产品策略从"全参数极致"转向"用户感知关键参数极致" 主打55寸电视与友商错位竞争 [20][21] - 抓住华星光电10.5代屏幕生产线投产机遇 包下产能将55寸电视价格降至43寸水平 [22] - 营销上通过小米网销量数据争取京东更大订单 获得平台流量倾斜 [23] 市场地位变化 - 2019年登顶后开始回落 互联网盈利模式遇瓶颈 ARPU值增长乏力 [25] - 广电总局禁令取消开机广告 影响重要收入来源 迫使转向高端性价比路线 [25][26] - 传统厂商推出雷鸟、vidda等子品牌 在价格和用户体验上形成竞争 [26] 当前市场环境 - 2024年小米空调业务表现亮眼 线上市占率跻身前三 但电视业务前景不被看好 [29][30] - 电视技术快速升级 Mini-LED渗透率从2023年2.9%提升至2024年H1的8.6% 75寸成为主流尺寸 [32] - 小米电视被并入手机部 战略重点转向利润率和业务健康度而非市场份额 [34] 行业竞争分析 - 传统厂商TCL、海信在上游一体化程度高 拥有面板厂或深度绑定供应商 在硬件素质上具备优势 [31][33] - 空调作为成熟品类技术稳定 而电视处于快速技术升级阶段 小米竞争优势减弱 [32] - 电视硬件毛利率低 屏幕成本占比近80% 业务吸引力下降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