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凌云光(688400):深度研究报告:AI赋能视觉制造,光学动捕及OCS未来潜力大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 [1][9] 核心观点 - 凌云光深耕机器视觉行业多年,自研核心算法平台VisionWARE,并发布F.Brain深度学习平台,奠定核心技术基础 [4][8] - AI赋能机器视觉从“看”拓展至“判断”,拓宽应用场景并提升准确性,伴随下游更新迭代需求加速及质量要求提升,业绩进入快速释放期 [4][8] - 公司前瞻布局光学动捕及光通信OCS业务,未来潜力巨大 [4][8][9] 业务结构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包含机器视觉及光通信两大领域,机器视觉收入从2019年8.15亿元增长至2024年15.85亿元,占比从57%提升至71% [4][13] - 2018至2024年公司收入从14.1亿元提升至22.3亿元,CAGR为8.03%;归母净利润从0.55亿元提升至1.07亿元,CAGR为11.61% [27] - 公司毛利率基本稳定在33-34%上下,研发费用率从2020年10.0%提升至2024年18.4% [29] AI赋能与机器视觉技术优势 - 公司2005年自研机器视觉核心算法平台VisionWARE,2025年5月发布新版本,60%核心工具实现AI+规则融合,覆盖10大模块近200个算法工具 [4][67][68] - 2022年发布F.Brain深度学习平台,建立通用检测、缺陷分割、缺陷生成三层基础模型,在复杂场景精度保持95%+同时,训练和推理效率提升>70% [4][75][76] - AI技术推动机器视觉从传统规则系统向具备判断能力演进,深度学习可将实际缺陷与表面变化区分开,边缘学习技术解决稀疏样本下零星缺陷识别问题 [4][42][47][53] 行业需求与市场前景 - 中国机器视觉市场2024年规模为181.47亿元,预计至2028年将达到376亿元 [4][104] - 公司机器视觉板块下游消费电子、印刷包装、元客视界、新能源2024年占比分别为43%、20%、9%、8% [4][107] - 3C电子行业机器视觉2024年市场规模46.75亿元,同比增长14.02%,更新换代快、质量要求高驱动需求增长 [111][117][118] - 锂电行业机器视觉2024年市场规模14.12亿元,质量要求提升及AI渗透率提高有望推动需求增长 [123] 新兴业务布局与潜力 - 全资子公司元客视界拥有三种虚实融合数据采集方案:人体数据采集、本体/灵巧手遥操作采集、虚拟仿真采集,未来有望在人形机器人数据采集和出厂检测环节广泛应用 [4][144][146] - 光学动捕FZMotion捕捉精度达亚毫米级(0.1mm绝对位置精度),支持灵巧手精细运动采集,2025年7月落地苏州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 [144][147][149] - 光通信OCS业务与H+S Polatis战略合作,全球全光交换交换机市场规模从2020年7278万美元增长至2024年3.66亿美元,预计2031年达20.22亿美元 [4]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8.5亿元、35.1亿元、42.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7.8%、22.9%、22.3% [4][5][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0亿元、2.58亿元、3.6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8.3%、43.3%、40.7% [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