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医药行业持乐观态度 预期CXO行业在2025年下半年迎来业绩修复[1] - 推荐买入三生制药 巨子生物 药明合联 固生堂 中国生物制药 信达生物[4] 核心观点 - 中美创新合作预期持续 全球药品早期研发从欧美向中国转移 跨国药企创新管线引进转向中国Biotech企业[4] - 中国医药创新核心竞争力包括丰富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人才 高效便宜的临床试验和药品生产能力[4] - 美国针对创新药加征100%关税 但对CXO行业影响有限 因跨国药企已有美国建厂计划且外包需求仍强[4] - 创新药研发需求回暖 实验猴中标价格从2024年中的8.5万元回升至9万元[1] - MSCI中国医疗指数2025年初至今累计上涨74.0% 跑赢MSCI中国指数37.3%[1] 估值与公司数据 - 三生制药(1530 HK)评级买入 市值9,091.4百万美元 目标价37.58港元 预期上行空间29% FY25E市盈率7.0倍[2] - 巨子生物(2367 HK)评级买入 市值7,453.8百万美元 目标价71.30港元 预期上行空间32% FY25E市盈率22.8倍[2] - 药明合联(2268 HK)评级买入 市值11,476.3百万美元 目标价74.00港元 预期上行空间-1% FY25E市盈率54.1倍[2] - 固生堂(2273 HK)评级买入 市值952.9百万美元 目标价48.28港元 预期上行空间59% FY25E市盈率15.6倍[2] - 中国生物制药(1177 HK)评级买入 市值19,170.9百万美元 目标价9.40港元 预期上行空间18% FY25E市盈率21.5倍[2] - 信达生物(1801 HK)评级买入 市值20,529.0百万美元 目标价109.48港元 预期上行空间17% FY25E市盈率146.7倍[2] 行业数据与趋势 - 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和累计同比显示行业复苏趋势[8] -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率维持在健康水平[6] -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累计增速保持稳定[12] - H/A股价差显著 例如康希诺H股较A股折让43.64% 昭衍新药折让42.65%[16] - 重点公司动态市盈率显示估值分化 药明生物 药明康德 恒瑞医药等估值水平各异[18][24][26] 行业展望 - 创新药上涨动力主要来自海外合作伙伴对已授权管线的临床推动[4] - 消费医疗领域存在估值修复机会[4] - 跨国药企在美国建厂计划投资巨大 例如礼来未来5年投入270亿美元 罗氏投入500亿美元[4]
中国医药:预期中美创新合作将持续,国内创新研发需求回暖
招银国际·2025-09-29 0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