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9.22会议与14天OMO,货币呵护而非边际宽松
国泰海通证券·2025-09-23 11:28

核心观点 - 央行对14天逆回购招标方式的调整为技术性调整而非货币政策转向宽松信号 旨在延续前期操作思路并强化7天OMO利率作为政策利率的地位 [2][5][6] - 14天逆回购作为非常规工具对债市实际影响有限 主要功能为平滑假期资金到期节奏而非引导利率下行 [2][10][14] - 当前货币政策保持"呵护"但非边际宽松 年内降息概率偏低且政策组合可能以财政主导为主 [2][17][19] 货币政策操作分析 - 14天逆回购招标方式调整为"多重价位中标" 于9月19日公告并于22日实施3000亿元投放 但明确不涉及短期政策调整 [2][5] - 调整后14天逆回购利率不再公布 加点幅度可能从+15BP缩窄至5-10BP 实际加权利率大概率下行但属技术性调整 [2][6][14] - 操作调整旨在与买断式逆回购和MLF保持一致 央行可更灵活控制银行资金成本 避免释放明确降息信号 [2][6][9] 政策目标与框架 - 央行自2024年中以来持续微调公开市场操作 核心目标为确立7天OMO利率作为单一政策利率地位 [2][9] - 通过完善短中长期流动性工具搭配(7天逆回购+买断式逆回购/MLF)有效熨平资金波动 银行间隔夜利率波动已大幅缩窄 [2][9][15] - 操作框架体现"能收能放"的精准调控思路 9月22日会议表述印证政策延续性而非转向宽松 [2][5][9] 工具定位与市场影响 - 14天逆回购主要为应对长假期的非常规工具 投放时点集中于国庆前、年末及春节前(2024年国庆前投放3000亿元) [2][10] - 工具核心功能为调节假期后逆回购资金到期节奏 避免集中到期对债市造成扰动 [2][10][11] - 由于银行间14天回购非主流期限 利率调整对资金利率中枢和债市实际影响有限 [2][14] 政策展望与债市影响 - 尽管7-8月经济增长放缓且季节性因素拖累四季度数据 但上半年经济表现偏好 政策重点仍在"释放政策效应"而非加力托底 [2][17] - 增量刺激可能采用"财政主导+货币配合"组合 对债市难言利好 除非出现权益市场波动加剧或汇率快速升值等特殊情况 否则年内政策利率降息概率偏低 [2][17] - 国债买卖重启必要性较低 除非债市大幅走弱 否则从配合财政发债或调控曲线形态角度均无迫切需求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