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港股市场主要由流动性驱动 内外流动性充裕有望推动新一轮上涨[1][4][6] - 港股公司业绩增速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新旧经济结构分化明显[4][7][9] - 配置策略聚焦三进攻(科技 有色 非银)+两底仓(困境反转 红利)[1][4][76] 基本面与政策 - 2025年上半年全部港股公司收入下降0.9% 净利润增长5.4% 恒生指数成分公司净利润下降1.3% 处于过去7年较低水平[7] - 新旧经济分化明显 信息技术 医药 可选消费为代表的新经济业绩增速亮眼 能源和地产为代表的旧经济不景气[9] - 政策延续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更强调落地执行 产业政策聚焦"人工智能+" 国务院印发相关行动意见[4][11][12] - 人工智能+行动目标到2027年应用普及率超70% 到2030年超90% 到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15] 流动性与估值 -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突破1万亿港元 成交占比升至30%左右 成为市场重要支撑[4][39] - 香港本地流动性8月曾短暂收紧 HIBOR快速上行 但随着港元汇率企稳和金管局暂停净回笼 流动性正边际改善[4][21][25] -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近100% 预计年内累计降息75bps 将释放流动性利于国际资本流向港股[4][27][30] - 恒生指数市盈率11.2倍 显著低于标普500的28.2倍和纳斯达克的40.4倍 股息率达3.5% 风险溢价4.8% 凸显全球估值洼地优势[46] 配置策略 - 科技股:互联网巨头中报利空出尽 AI投入影响有限 恒生科技指数估值仅为纳斯达克一半 高端制造板块成长潜力可持续[4][78][84] - 有色金属:由美元贬值 低利率和流动性三重驱动 黄金受益避险属性和央行购金需求 2025年上半年全球央行净购金量达123吨[4][91][93] - 非银金融:券商在日成交量突破3万亿元背景下经纪 自营等业务全面开花 保险股受益权益投资收益改善和利差上行[4][99][101] - 困境反转策略:必需消费行业经历4年困境后初现供需拐点 估值处于历史最低20%分位 龙头可通过市占率提升实现增长[4][102][108] - 高股息策略:恒生高股息率指数股息率6.12% 在南向资金日益增长的固收+产品需求带动下 配置需求持续旺盛[4][109][115] 市场风格与板块特征 - 大小盘风格趋于均衡 成长风格仍占优 行业轮动明显 经历了科技/互联网→新消费→创新药→上游原材料的快速轮动[61][66][73] - 可选消费板块成交额占比位于9/24行情以来23%分位相对低位 原材料行业成交占比96%分位相对拥挤[73] - 互联网板块预期低 滞涨 可能迎来补涨机会[73]
港股9月策略月报:流动性驱动港股新一轮上涨,聚焦三进攻+两底仓-20250915
招商证券·2025-09-15 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