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中药行业在医药板块中具备类似银行行业的属性,现金充裕分红高,利润增长波动少,海外局势影响小 [3][6] - 2025Q2行业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环比2025Q1均有改善,预计2025H2行业业绩增速有望环比2025H1好转 [3][6] - 截至2025Q2,申万中药行业机构持仓比例已低至0.37%,动态市盈率仍居2021年以来低位,板块有望迎来资金青睐 [6] 半年报综述 - 受流感等发病率下降、药店客流量下滑、渠道减少备货等因素影响,中药公司上半年发货普遍面临增长压力,近半数(28家)公司实现了扣非归母净利润的正增长,其中22家公司实现了营收的正增长 [10] - 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公司包括特一药业(营收增速56.5%,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6095.5%)、嘉应制药(10.4%,1516.1%)、恩威医药(15.7%,132.5%)、奇正藏药(16.4%,27.4%)、佐力药业(12.0%,27.2%)、广誉远(18.1%,21.8%)、东阿阿胶(11.0%,12.6%)、羚锐制药(10.1%,12.3%) [10] - 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周转天数在60天以下且2020年以来持续向好的公司包括新光药业、东阿阿胶、沃华医药、同仁堂、亚宝药业、天士力、羚锐制药、康缘药业、启迪药业 [14] - 受中药材价格上涨影响较小的公司包括羚锐制药(2025H1毛利率76.8%)、汉森制药(76.6%)、桂林三金(77.8%)、达仁堂(73.9%)、东阿阿胶(73.6%)、天士力(66.6%)、健民集团(57.6%)、精华制药(51.8%)、千金药业(47.2%)、马应龙(49.9%)、云南白药(31.6%) [13] - 通过提质增效获得净利率稳步提升的代表公司包括东阿阿胶(2025H1扣非归母净利率25.8%)、佐力药业(23.2%)、羚锐制药(21.1%)、精华制药(17.3%)、方盛制药(17.0%)、马应龙(16.5%)、云南白药(16.3%)、天士力(14.9%)、亚宝药业(14.0%)、健民集团(10.8%) [13] - 2023年下半年以来基金持仓中药比例逐季下滑,截至2025Q2已回落至0.37%,跌破防疫政策优化前水平 [15] - 截至2025年9月4日,动态市盈率为20.56x,仍在2021年以来低位 [18] 核心指标跟踪 - 2025Q2以来北方省份和南方省份的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病例总数百分比均回归常态,2025Q2行业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环比2025Q1均有改善 [24] - 2024年7月中旬以来中药材价格指数持续回落,当前水平与2022年12月中旬价格相当,常用中药材连翘、当归、牡丹皮的价格也呈下降态势,麦冬、党参价格相对稳定,预计2025年中药企业的毛利率压力有望随中药材价格回落而缓解 [28] 投资建议 - 药中银行推荐标的:东阿阿胶、羚锐制药、云南白药 [3][6] - 创新遗珠推荐标的:康缘药业、天士力 [3][6] - 长期价值推荐标的:同仁堂、片仔癀 [3][6] - 2019年以来发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的中药公司包括云南白药、华润三九、东阿阿胶、达仁堂、江中药业、昆药集团、太极集团、康恩贝、红日药业、中恒集团、济川药业、奇正藏药、羚锐制药、佐力药业、葵花药业、珍宝岛、众生药业、康缘药业、桂林三金、仁和药业、ST香雪、健民集团、华森制药、贵州三力 [34][35] - 2024年股息率超3%的中药企业包括济川药业(8.1%)、江中药业(5.5%)、东阿阿胶(4.9%)、华润三九(4.5%)、亚宝药业(4.3%)、云南白药(4.0%)、桂林三金(4.0%)、羚锐制药(3.9%)、康恩贝(3.3%)、佐力药业(3.3%)、千金药业(3.3%)、天士力(3.2%)、葵花药业(3.2%)、白云山(3.0%) [39] - 中药公司创新研发项目包括众生药业(昂拉地韦片已获批上市,RAY1225注射液处于III期临床)、九芝堂(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处于IIa期临床)、康缘药业(KYHY2302乳膏处于I期临床)、天士力(培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注射液处于I期临床)、以岭药业(苯胺洛芬注射液处于NDA阶段)、步长制药(注射用依派促红素α处于NDA阶段) [42][44]
中药2025年中报业绩综述暨四季度策略:药中银行拐点至
浙商证券·2025-09-08 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