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农大幅下修后,如何关注美国就业与通胀?
东北证券·2025-08-28 07: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今年美国政策转向引发市场关注,推出《如何追踪美国经济》系列报告,开篇聚焦美国居民部门核心经济指标 [11] - 美国二季度GDP表面增长,但内需下滑严重,净出口贡献主要源于进口收缩 [28] - 美国消费放缓,可支配收入增速减缓,消费支出对GDP贡献下降 [61] - 非农数据可信度下降,应结合多项数据研判美国就业趋势 [125] - 美国通胀需结合当前数据与市场预期评估,关税或使PCE同比上行 [143][150] - 美国经济呈现“类滞胀”特征,美联储面临两难,预计9月降息25bp [151][1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五部门视角下的美国经济观察起点 - 将经济体拓展为政府、企业、居民、金融与海外五大核心部门,通过追踪资金流揭示经济运行逻辑 [12] - 本篇报告聚焦居民部门,分析消费、就业与通胀情况 [12] 美国二季度GDP: 净出口拉动的“表面繁荣” - GDP核算采用支出法,分为私人消费支出、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个人消费是核心驱动力 [20][24] - 2020 - 2023年GDP修正较大,2024年下半年收敛,未来“对等关税”影响或使修正重新放大 [17] - 二季度净出口对GDP贡献率达4.99%,但主要是进口收缩,剔除净出口后GDP环比折年率为 -2.0% [28] 基于居民收支的消费研究框架 - 从居民收入与支出两端研究美国消费,收入端以就业为起点,支出端按类型归类,结合储蓄衡量消费倾向 [29] - 个人收入结构呈“雇员收入主导”,可支配收入增速下滑,受非收入因素挤压 [32][33] - 美国个人消费增速走低,服务消费韧性更强,商品消费中机动车及零部件经销商占比高 [38][40][45] - 个人储蓄率回落,未来或回升抑制短期消费,可通过第三方数据佐证消费情况 [51][53] “非农”失真后如何跟踪美国就业 基于供需两侧的就业研究框架 - 常见就业调查报告有JOLTS、CES、ADP、CPS、UI,从供需两侧监测就业市场 [63] - JOLTS从需求侧提供补充信息,可把握用人意愿等,但有滞后性 [67][77] - CES俗称非农数据,范围广,但近期可靠性下降,可从部门和行业拆分,时薪上涨或推高通胀 [78][83][86] - ADP就业数据覆盖私营非农,发布早,参考价值提升 [91][92] - CPS从供给侧监测,提供劳动参与率、失业率等指标,可细分失业人口类型 [93][98] - UI填补监测真空,关注首次和持续申请失业保险金人数 [108][109] - 当前美国劳动力市场未如非农数据悲观,但中长期有放缓压力 [113] 非农数据的可信度还有多少? - 5 - 6月非农数据大幅下调,修正幅度异常,BLS解释为收到更多报告和季节性因子调整 [78][116] - 首次回复率和季节性因子变化不足以解释大幅下调,可能是政府裁员影响数据处理,或存在系统性因素 [117][119][125] - 非农数据可信度下降,应结合多项数据交叉验证 [125] 美国通胀监测与关税冲击评估 通胀的现状监测与预期分析框架 - 关注消费领域的CPI和PCE,美联储更关注PCE,PCE通常低于CPI [126][127] - 核心服务是通胀主要贡献项,通胀预期指标BEI和5Y - 5Y BEI可观察市场预期 [130][139] 进口结构拆分与关税测算: 美国PCE或面临阶段性上行压力 - 进口商品与服务占总PCE约8.8%,不同品类进口依存度不同 [150] - 当前关税水平在不同假设下对美国PCE同比抬升作用不同,关税效应显现后PCE同比或上行至3%以上 [150] “软着陆”还是“滞胀”? - 美国经济呈现“类滞胀”特征,增长收缩、通胀冲击未显现、就业 - 消费循环恶化 [151] - 美联储面临两难,预计9月降息25bp,未来降息节奏和幅度需关注数据演变 [152][156] - 推演三种政策情境及市场影响,需关注通胀和就业数据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