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存款搬家如何演绎:基于实体部门资金运转
国信证券·2025-08-19 13:07

行业投资评级 - 银行业投资评级:优于大市(维持)[2][3] 核心观点 - 2025年1-7月实体部门资金来源总量约20.05万亿元,其中银行贷款投放12.93万亿元,企业债券融资1.42万亿元,财政净支出5.61万亿元[4][5] - 资金去向:居民存款新增9.66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947亿元,金融投资净增9.95万亿元[4][5] - 实体部门融资需求偏弱,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贷款增量占资金来源比例从2023年77.6%降至2025年64.5%,财政净支出占比从16.0%升至28.0%[5] - 存款搬家现象显著:2025年1-7月资金流向居民存款比例降至48.2%(2023年为53.9%),金融投资占比升至49.6%(2023年为29.8%)[6] - 2025年7月后存款搬家方向从固收类理财转向权益市场,主要受资本市场回暖及反内卷政策推动[20] 资金运转分析 资金来源 - 2025年1-7月贷款增量12.93万亿元,同比2024年略增但低于2023年水平,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下降[5][7] - 财政净支出5.61万亿元,显著高于2023-2024年水平,成为资金重要来源[5][7] 资金流向 - 居民定期存款占比持续下降:2023-2025年新增居民定期存款占比分别为108.0%、98.1%、94.9%[6] - 企业活期存款受手工补息叫停冲击明显,2024年非金融企业存款净流出3.34万亿元,2025年小幅回升至1947亿元[6][7] 存款搬家驱动因素 - 历史规律显示资本市场表现是核心驱动因素,2006-2007年、2014-2015年、2024-2025年均出现存款搬家与资本市场正相关[16] - 2024-2025年存款利率持续下调(工商银行三年期定存利率从2023年2.45%降至2025年1.25%)推动资金转向理财和权益市场[20][27] - 2022-2023年新增存款中东部沿海地区占比提升(如江苏从7.63%升至9.10%),高收入群体财富管理需求强化搬家弹性[28][29] - 2022-2023年高息定期存款(三年期利率超2.5%)将在2025-2026年集中到期,为权益市场提供增量资金[30][32]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低估值顺周期个股:宁波银行、常熟银行、长沙银行、渝农商行和招商银行[35] - 逻辑:存款搬家与资本市场正反馈延续,经济预期改善下风险偏好提升,优质个股业绩筑底可期[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