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建议:强于大市(维持)[7] 核心观点 - 造纸行业有望受益于"反内卷"政策推广,中长期投资机遇正在孕育,投资策略应聚焦能够穿越周期的龙头企业[4] - 行业当前主要矛盾在于供需错配,产能过剩导致价格和盈利能力跌至历史低位,企业大面积亏损[8] - 与2016-2018年供给侧改革周期相比,本轮周期面临产能过剩更严重、需求增速放缓、产业链利润结构受损等新挑战[10] - 行业拐点需关注两大信号:新国标严格执行与实质性产能退出、行业龙头主动收敛新增产能规划[10] 行业现状 供需错配 - 包装纸产能约为需求的1.4至2.1倍,箱板纸、瓦楞纸、白卡纸2024年产能分别为4777万吨、3628万吨、1707万吨,表观消费量仅为3533万吨、2544万吨、811万吨[16] - 2020-2024年双胶纸、白卡纸产能CAGR分别达7.78%和11.06%,显著高于2014-2020年的2.70%和4.65%[19] - 跨界竞争加剧,2020-2025年双胶纸预计新增产能641万吨,传统龙头占比仅44%[21][22] 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主流纸种价格创历史新低,传统旺季价格反弹乏力[23][25] - 2024年造纸和纸制品业利润总额降至520亿元,亏损企业亏损总额达168亿元[26][27] 运营指标 - 行业开工率从80-90%降至60-70%[28][30] - 包装纸社会库存处于2019年以来高位区间[31][32] 历史周期启示 - 2016-2018年周期由供给侧改革和环保限产政策驱动,推动中小落后产能出清[9][36] - 政策执行下造纸企业数量从2016年2月的6841家减少至2017年年中的6594家[39][40] - 行业CR10从供给侧改革前的36%左右提升至50%[42][44] - 各主要纸种价格累计涨幅普遍超过40%,箱板纸、瓦楞纸价格从2500-3000元/吨飙升至5000-6000元/吨[45][47] 本轮周期研判 相似之处 - 政策方向与2015年供给侧改革相似,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会议强调治理低价无序竞争[57][58] - 新版《制浆造纸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实施,能耗限额全面收紧,箱板纸3级能耗限额从330 kgce/t收紧至280 kgce/t[59][60][61] 不同之处 - 当前产能过剩程度超过2016年,且需求增速明显放缓[62] - 市场对供给收缩预期钝化,终端需求疲软导致产业链利润结构受损[62][63] 发展路径推演 - 阶段一:底部盘整与压力测试,纸价和盈利缺乏向上弹性[64] - 阶段二:供给收缩与价格企稳,企业亏损状况开始缓解[65] - 阶段三:估值修复与盈利扩张,龙头企业迎来"戴维斯双击"[65] 投资建议 - 推荐拥有"林浆纸一体化"布局的企业如太阳纸业,能够降低原材料成本并保障供应稳定性[11][66] - 关注产能优势明显、利润弹性较大的包装纸和特种纸龙头[11][66]
从周期视角看造纸行业“反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