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品情绪转变较快,胶价跟随大跌
中信期货·2025-08-01 04: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品种 | 评级 | | --- | --- | | 油脂 | 震荡偏强 | | 蛋白粕 | 震荡 | | 玉米、淀粉 | 震荡 | | 生猪 | 震荡 | | 沪胶与20号胶 | 震荡 | | 合成橡胶 | 震荡 | | 棉花 | 震荡 | | 白糖 | 震荡 | | 纸浆 | 震荡偏强 | | 原木 | 震荡偏弱 | [17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商品市场情绪转变快,部分品种价格受影响波动大,各品种基本面和市场环境不同,走势分化,需关注宏观、天气、政策等因素变化 [1] 各品种相关总结 油脂 - 观点:美豆产区天气良好,近日油脂或震荡盘整,中期展望震荡偏强 [5] - 逻辑:美豆产区天气好、出口竞争压力大致美豆类下跌,国内三大油脂震荡调整;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美元走强、原油上涨;美豆长势好、丰产预期强,美国和巴西生柴对豆油需求预期增加,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量和豆油库存增加;7 - 9月棕油增产,马棕7月有累库压力,欧盟对印尼棕油征零关税利好其出口;国内菜油库存高位缓慢下降,关注菜系进口情况 [5] 蛋白粕 - 观点:中美关税豁免展期90天,市场担忧情绪回落,预计市场延续近弱远强格局 [6] - 逻辑:国际上美豆优良率高、产区降水和温度利于高产,6月压榨量同比增长,巴西大豆升贴水偏强、出口量高,CFTC净空持仓环比下降;国内短期大豆到港和油厂开机率增加、豆粕库存攀升,长期四季度买船慢、供应有缺口,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增长但需关注生猪反内卷对需求的影响 [6] 玉米、淀粉 - 观点:深加工门前到车量爬坡,期现承压,短期旧作去库有不确定性、价格或反弹,新作上市后有下行压力 [6] - 逻辑:国内玉米价格弱势运行,贸易环节出粮使库存消化,但山东到车回升,8月陈作供应或收紧,部分区域价格可能反弹;需求端养殖和深加工利润不佳,对高价粮接受意愿低;政策端进口玉米成交率和溢价降低;新季玉米产情正常,国外供应宽松,国内进口利润可观 [6] 生猪 - 观点:政策情绪转淡,盘面回吐涨幅,呈“弱现实 + 强预期”格局,关注反套策略 [7] - 逻辑:供应端短期集团场大猪出栏比例高、散户有育肥情绪,中期能繁母猪产能高位、仔猪数量增加使下半年出栏预计增量,长期政策引导去产能;需求端天气热终端消费有限;库存端集团场响应降重、散户有二育利润;节奏上短期库存压制现货,中长期出栏增量但政策去产能或使远月转强 [7] 沪胶与20号胶 - 观点:商品情绪转变快,胶价跟随大跌,短期跟随整体商品情绪变化 [8] - 逻辑:商品情绪向下坍塌,胶价大幅下挫,后续是否回归基本面交易不确定;基本面供给端亚洲产区雨季、原料价格反弹、7 - 8月船货到港预计偏少,需求端即期稳定,短期基本面无大矛盾,盘面短期跟随宏观宽幅震荡 [8] 合成橡胶 - 观点:宏观影响盘面大幅下挫,整体维持区间震荡运行 [11] - 逻辑:BR盘面和现货报价随商品走低,维持宏观交易逻辑,基本面无大变化、驱动不明显;原料丁二烯上周价格震荡上行,受市场宏观带动、下游合成胶价格上涨影响,但下游买盘刚需、高价成交不佳,市场短期上涨后震荡整理,受天胶因素影响部分商家有待涨情绪,港口库存低位使短期供应紧俏 [11] 棉花 - 观点:棉价继续下行,仓单流出速度加快,09关注13500元/吨支撑,月差反套可阶段性止盈 [12] - 逻辑:25/26年度国内外棉市供应宽松、中国预计增产;需求处于淡季,企业开机率下滑、成品累库、花纱利润不佳;库存去库速度环比放缓但仍快于往年同期,商业库存低位,新花上市前供应偏紧格局难改;09合约持仓减少、做多资金获利了结,月差走出反套逻辑,仓单流出加快,下方空间有限 [12] 白糖 - 观点:糖价延续走弱,供应压力边际增加,长期震荡偏弱,短期关注反弹空机会 [14] - 逻辑:国际市场25/26榨季全球糖市供应宽松、供需盈余,巴西新榨季制糖比预计维持高位,7月日均出口量同比略增,即将进入生产和出口高峰期;印度新榨季降雨量充沛、新作预计增产;国内销售进度快、工业库存同比减小,但5月起进口增量 [14] 纸浆 - 观点:纸浆涨跌节奏同步商品总体氛围,回落过程关注套利策略,近期波动跟随宏观为主,预计震荡上涨 [16] - 逻辑:期货下跌因商品交易氛围转弱、宏观主导,供需未显著推动行情;实际供需是阔叶浆供应过剩、进口压力大,纸张产能投放但价格低、过剩严重,纸厂产量不低但采购积极性不高,产业链各环节供给过剩压制情绪;未来供应压力难减,8月中旬后需求或好转,但产业囤货情绪难启动,需求好转弹性有限,价格上涨有天花板预期,盘面5550附近有压力 [16] 原木 - 观点:商品回调,原木偏弱,短期盘面窄幅偏弱震荡,中期关注09合约有效交割品量级变化和淡旺季转折波动 [18] - 逻辑:原木市场处于淡季消费、需求无亮点,盘面无明确驱动;8月外盘报价区间顶部持平、底部上移,进口成本重心抬升;政治局会议后宏观情绪降温,商品高位调整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