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核心观点 2025Q2主被动基金规模均有回升,各类型主动基金仓位普遍回升,持股集中度进一步下降,港股持有比例再创历史新高,主动基金加仓围绕科技、大金融、军工医药展开,成长及小市值因子偏好回升,被动基金风格更偏好金融、大盘价值 [2]。 主被动基金总量对比 基金规模 - 2025Q2主被动基金规模均增长,主动基金规模回升282亿元至3.15万亿,被动基金回升2899亿元至3.79万亿,被动基金绝对规模高于主动基金 [12]。 基金申赎 - 2025Q2主动基金净流出规模收窄,估算净流出1278亿元,被动基金净流入902亿元 [14]。 - 主动老基金净赎回规模扩大,净赎回981亿份;被动老基金净申购,被动指数基金净申购414亿份,增强指数型老基金净赎回84亿份 [17]。 基金仓位 - 2025Q2四类主动偏股公募基金平均仓位为87.3%,较2025Q1上升1.11%,各类型仓位普遍回升 [20]。 持股集中度 - 2025Q2主动偏股基金持股集中度继续下降,前20、50、100大重仓股持股市值占比分别为25.96%、41.08%、54.94%,较前期变化 -2.23%、-1.17%、-0.81% [26]。 二季度“国家队”增持 - 二季度“国家队”继续增持,估算合计买入ETF超2000亿,央行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大增对应汇金增持 [29]。 - 汇金加仓沪深300、上证50、中证1000与中证500四类ETF,二季度末持有股票型ETF1.26万亿元,估算增持超2000亿元 [32]。 港股持有比例 - 截至二季度末,主动偏股基金中港股持有规模达16.85%,环比增长1.12%创新高,可投港股公募基金对港股配置比例超30% [34]。 主动基金配置特点分析 板块配置 - 2025Q2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创业板配比回升,主板配比下降,主板占比65.40%,较前期下降2.69%;创业板占比18.90%,较前期上升2.33%;科创板占比15.29%,较前期回升0.19% [38]。 风格偏好 - 成长及小市值因子风格偏好回升,TMT、金融、创业板指、中证2000重仓占比环比升幅靠前,分别为 +2.7%、+1.9%、+1.7%、+1.4%;中证A50、国证成长、周期指数重仓占比环比降幅靠前 [40]。 大类行业 - 加仓TMT、金融地产、医药,减仓新能源、消费服务和中游制造,TMT增持最显著,环比上升2.38%至28.54% [46]。 一级行业 - 加仓通信、银行、军工,减仓食品饮料、汽车、电力设备。通信重点加仓通信设备,传媒重点加仓游戏,银行重点加仓城商行和股份行,非银重点加仓保险和证券,军工重点加仓航空装备和军工电子 [44][47]。 与北上资金对比 - 2025Q2主动偏股型基金和北上资金对通信、非银金融、银行、军工一致加仓,对食品饮料、机械设备一致减仓,主动基金减仓而外资加仓行业集中在电力设备、汽车 [52]。 小结 - 2025Q2主动偏股基金加仓围绕科技、大金融、军工医药展开,持仓风格偏小盘成长风格 [55]。 被动基金配置特点分析 板块配置 - 2025Q2被动基金重仓中科创板占比提升,主板及创业板块占比下降,主板占比63.2%,环比下降0.52%;创业板占比20.5%,环比下降0.14%;科创板占比15.88%,环比上升0.57% [60]。 风格偏好 - 金融、大盘价值、中证红利持仓占比环比升幅靠前,分别为2.5%、1.6%、1.4%;中证A50、必选消费、国证成长指数持仓占比降幅靠前 [62]。 一级行业 - 银行、通信、非银占比显著提升,食品饮料、医药、家电占比下降 [66]。 相对主动基金超配 - 2025Q2被动基金相对主动基金超配比例提升行业集中在银行、计算机、电力设备,低配汽车、电子等行业低配幅度收窄 [67]。 主被动基金重仓个股 主动基金重仓个股 - 前二十大重仓股包括宁德时代、贵州茅台等,新进与退出部分股票 [71]。 - 2025Q2主动基金港股重仓总规模达3259亿元,占比从2025Q1的19.13%提升至19.92%,重仓港股数量从327只增至360只,可投港股公募基金港股持仓比例达33%创新高 [72][75]。 被动基金重仓个股 - 前二十大重仓股包括贵州茅台、宁德时代等,有新进与退出股票 [78]。
主动及被动基金持仓分析2025Q2:港股占比创历史新高,重点增配科技及金融
招商证券·2025-07-21 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