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投资评级 - 银行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7] 核心观点 - 2月社融增量2.23万亿元(Wind一致预期2.65万亿元),同比多增7374亿元,存量同比增速8.2%,较上月末提升0.2个百分点,政府债供给多增是支撑社融增长的主要力量[1][5] - 信贷需求仍有待提振,票据融资冲量现象显著,政策预期向好夯实经济回稳基础[1][5] - 推荐两类个股:质优个股如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成都银行、苏州银行、上海银行、渝农商行AH股、宁波银行;港股大行股息优势突出且估值性价比高,如建设银行H股、工商银行H股、交通银行H股[1][5][9] 社融数据表现 - 2月直接融资1.87万亿元,同比多增1.12万亿元,其中政府债券融资1.70万亿元,同比多增1.10万亿元,企业债券融资1702亿元,同比多增279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76亿元,同比少增38亿元[3] - 表外融资-3544亿元,同比多减257亿元,其中委托贷款-229亿元(同比多减57亿元)、信托贷款-330亿元(同比多减901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2985亿元(同比少减701亿元)[3] - 社融余额同比增速8.2%,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速7.3%[17] 信贷结构分析 - 2月贷款新增1.01万亿元(Wind一致预期1.24万亿元),同比少增4400亿元,贷款存量同比增速7.3%,较1月末下降0.2个百分点[2] - 居民贷款减少3891亿元,同比少减201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同比少减2127亿元,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减112亿元[2] - 企业贷款新增1.04万亿元,同比少增530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同比少增2000亿元,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7500亿元,票据融资同比多增4460亿元[2] 货币供应与存款 - 2月M1同比增速0.1%(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M2同比增速7.0%(与上月持平),M1-M2剪刀差-6.9%(较1月末收窄0.3个百分点)[4] - 存款新增3.26万亿元,同比多增2.30万亿元,其中居民存款同比多增4000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同比少减7500亿元,非银存款同比多增100亿元,财政存款同比多增1.11万亿元[4] - 2月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1.95%,较1月上升0.09个百分点[4] 政策与市场预期 - 《政府工作报告》将"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工作任务首位,后续居民消费需求或有改善[2] - 负债端政策力度加大,有助于缓释银行经营压力,政策预期向好夯实经济回稳基础[5] 重点公司推荐 - 推荐个股包括招商银行(目标价51.28元)、兴业银行(目标价23.71元)、成都银行(目标价20.05元)、苏州银行(目标价9.40元)、宁波银行(目标价33.65元)、上海银行(目标价10.59元)、渝农商行(目标价7.01元)[9] - 港股推荐建设银行H股(目标价7.45港元)、工商银行H股(目标价5.95港元)、交通银行H股(目标价8.12港元)[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