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人形机器人传感器专题 - 行业投资评级:未明确给出整体评级 但推荐受益标的包括柯力传感 汉威科技 华培动力 安培龙 苏州固锝 奥比中光 瑞芯微 芯动联科等[4] - 核心观点:传感器是人形机器人感知物理世界的基础 包含视觉 听觉 触觉 力传感器等 MEMS传感器在灵敏度 响应速度 尺寸和成本方面具优势[1]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需1套视觉传感器 1套位置传感器 14个一维力矩传感器 14个一维压力传感器 4个六维力矩传感器 10个MEMS触觉传感器 1套薄膜传感器 传感器成本占比约30%[2] 政策支持发展安全可靠产业链 但中国起步较晚 技术积累有限 与世界领先水平存在差距[2] - 市场规模:GGII预测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10.17亿美元 2030年达150亿美元 2024-2030年CAGR超56% 销量从1.19万台增长至60.57万台[3] 2024年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520.4亿美元 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1551.2亿元 2031年中国MEMS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2593.76亿元[3][4] 机械行业:政府工作报告影响分析 - 行业投资评级:推荐汉钟精机(002158 强烈推荐) 汇川技术(300124 强烈推荐) 受益标的包括冰山冷热 冰轮环境 雪人股份 晶雪节能 柯力传感 东华测试 鸣志电器 兆威机电 拓邦股份 微光股份 恒立液压 贝斯特 双环传动 绿地谐波 中大力德 埃斯顿 三一重工 中联重科 徐工机械 柳工 山推股份等[5][6][8][9] - 核心观点:政府工作报告从提振消费 未来产业 有效投资三维度利好机械设备行业[5] 冰雪消费高景气或每年带来设备增量超200亿元 假设未来5年每个地级行政区建2家滑冰场或滑雪场 每个中小型场投资5亿元 其中40%为设备投资 年设备投资增量约266亿元[6] 机器人应用场景得到明确 深圳2025年开放100个应用场景 包括市政环卫 应急救援 大模型辅助医疗 医疗康养 技术研发 质量检测 流水线组装 物料搬运等领域[7][8] 新开工项目进度加快有望提振工程机械销量 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 增加3000亿元 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 增加5000亿元[9] 2023年全球电动工程机械产品7283台 市场规模8.94亿美元 约65亿元人民币 电动产品渗透率仅0.8%[9] 交运行业:中谷物流深度研究 - 行业投资评级: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13] - 核心观点:中谷物流是我国内贸集装箱龙头企业 控制运力及营收水平在内贸集装箱航运领域排名第二[10] 相比竞争对手利润率更高且更稳定 以较小体量实现高于泛亚的经营净现金流入[11] 得益于优秀的物流管理能力和自研全链路信息化系统[12] 低位造船降低船舶折旧 带来持续成本优势[12]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0亿元 17.7亿元和20.4亿元 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1.6X 10.5X和9.1X 承诺分红比例不低于60% 以60%计算2024-2026年股息率达5.2% 5.7%和6.6%[13] 建筑建材行业:政策推动估值修复 - 行业投资评级:推荐北新建材 伟星新材 山东药玻 海螺水泥 中国巨石 中国交建等[19] - 核心观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住楼市股市" 地产回归长期健康发展轨道确定性强[14][15] 财政政策加大发力 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 增加5000亿元 重点用于投资建设 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等 专项债发行额度同比增速12.82% 较2024年提高4.49个百分点[16] 货币政策优化创新 更大力度促进楼市健康发展[17] 防风险政策明确因城施策调减购房限制性举措 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18] 建筑建材行业受地产拖累时间长 程度大 随着地产回归长期健康发展轨道 行业将迎来估值修复[19] 地产行业:政府工作报告点评 - 行业投资评级:推荐保利发展 华润置地 招商蛇口 绿城中国 越秀地产 龙湖集团 新城控股等[22][23] - 核心观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21] 需求端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 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 核心城市或进一步放宽落户或购房门槛[22] 供给端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 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 收购存量商品房[21][22] 融资端拓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使用范围 发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21][23] 土地供应收缩缓解库存压力 核心城市优质地块竞争加剧 存量房收储政策缓解房企现金流压力[22] "白名单"机制持续落地 支持优质项目融资[23] 金属行业:铜行业深度再探讨 - 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公司包括紫金矿业 西部矿业 铜陵有色 金诚信 江西铜业等[28] - 核心观点:全球铜矿供应增速显现刚性特征 2023年全球铜矿供给年增长率仅1.18% 较2022年下滑2.14个百分点 预计2023-2026年铜矿年均增速降至1.93% 供应缺口或趋势性放大[24] 全球铜冶炼产能年均复合增长率约3.1% 高于矿端供给增速 2023年全球铜冶炼产能利用率83.3% 较2022年提高2.7个百分点 2024年M2-M5进一步上升1.85个百分点至85.15%[25] 中国精炼铜产量增速或阶段性弱化 预计2024-2026年产量为1304万吨 1323万吨和1345万吨 增速低于2%[25] 中国精铜月均净进口量需维持20万吨左右以满足供需平衡[26] 铜行业或延续高景气周期 供应缺口趋势性放大 定价易涨难跌[27][28]
首席周观点:2025 年第 11 周-2025-03-14
东兴证券·2025-03-14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