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9月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意见稿》,自2024年起将水泥、钢铁、电解铝三个高耗能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计划2025年底前完成首次履约工作 [3][6] - 中国钢铁进入减量发展时期,面对全国碳交易,应支持长流程设备节能降碳改造及发展电炉钢,谨慎投向新建长流程设备,生产高端品种的企业应积极布局氢冶金生产技术 [3][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背景 - 2024年9月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意见稿》,自2024年起将水泥、钢铁、电解铝三个高耗能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计划2025年底前完成首次履约工作 [3][6] - 《意见稿》工作分启动实施(2024 - 2026年)和深化完善(2027年 - )两个阶段,启动实施阶段将2024年定为管控年度,通过2 - 3年建设运行夯实碳排放数据质量基础等,深化完善阶段强化激励约束,促进低碳技术创新和碳排放资源优化配置 [6] 碳交易对钢铁行业的影响 - 全国碳市场发展:2021年以电力行业切入,已基本建立制度框架和多层级制度体系,截至2024年8月30日,累计成交量4.73亿吨,累计成交额276.64亿元,综合价格收盘价92.27元/吨,较开市首日开盘价上涨80.16% [8] - 全国碳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目前仅纳入火力发电,行业类型单一、活跃度不足,“十五五”时期将实施碳排放双控制度,加强全国碳市场工作协同 [10] - 钢铁行业纳入情况:《意见稿》将“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作为钢铁行业重点排放单位门槛,预计覆盖钢铁冶炼企业数量由60余家增至560家左右,覆盖钢铁碳排放规模由2亿吨扩容至近18亿吨左右 [1][10] - 促进钢铁行业绿色转型:启动实施阶段采用强度控制思路免费分配配额,用绩效评价法管理,深化完善阶段配额分配方法由绩效评价法转向基准法,推动单位产出碳排放下降 [11] - 促进传统设备的升级改造和电炉钢的发展:短流程炼钢碳排放量显著低于长流程炼钢,碳交易背景下长流程设备节能降碳改造及电炉钢有望发展,高端钢铁产品或将推动企业布局氢冶金技术 [12] - 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已有企业开展碳交易行动,如首钢股份迁钢公司转让CCER总量148.7169万吨,转让价款1.4277亿元,政策支持下企业兼并重组有望加速 [13][14] 投资建议 - 支持长流程设备的节能降碳改造及发展电炉钢,谨慎投向新建长流程设备,生产高端品种的企业应积极布局氢冶金生产技术 [3][15]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解读:全国碳交易扩容,加快钢铁行业绿色转型
华宝证券·2024-09-19 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