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进中国·创新发展这5年 一条产业链背后的创新发展之路
人民网·2025-10-09 06:36

文章核心观点 - 新发展理念指引高质量发展,创新作为第一动力,通过“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培育“链主”企业,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1] 建链:AI驱动智能制造 - 思谋科技利用工业多模态大模型Industry GPT,实现从单一场景技术试点到工业全链路核心环节的打通,用AI重构工业智能逻辑 [2] - 工业AI大模型整合多领域知识,实现生产全流程感知,成为智能制造核心驱动力,技术突破为制造业“造火种” [2] - 技术创新是建链根基,吸引世界光学巨头关注,稳固生长产业集群链条 [3] 补链:新材料国产化突破 - 山东创新集团攻克“以铝代铜”全球性难题,在微观结构调控和热处理工艺上取得突破,研发出超强高导铝合金线缆 [4] - 实现特高压输电、新能源、大数据中心等重大工程核心材料的国产化替代,保障供应链自主可控 [5] - 国产化使成本降低、交货周期大幅缩短,按需交付价低质优产品,企业从供应商转变为客户战略合作伙伴 [6][7] 延链:智慧农业增值 - 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利用激光雷达、高光谱相机及传感器,对育种材料实时“体检”,结合大数据与算法开辟智慧育种新赛道 [8] - 农业从单一种植向全链条竞赛延伸,农民因优质优价“愿意种”、智慧农业“种得好”、全链条增值“能增收” [8] - 例如种植“彩虹西瓜”甜度个头有标准,一斤能多卖两、三块钱,种植户分享产业发展红利 [8] 强链:医疗产业链效能提升 - 阿迈特医疗通过多轴3D打印平台一次成型生物可吸收血管支架,体现医疗器械创新突破 [9] - 强链关键在于打通供应链与价值链堵点,让合作伙伴“跑得更快”减少内耗,“跑得更稳”应对风险 [9] - 全链条效能提升和成本控制使创新支架临床售价下降,让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体现产业链现代化民生温度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