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险资投资策略转向 - 险资投资策略从传统商办领域拓展至公用事业、能源、保租房、数据中心等新赛道 [2] - 投资品种从非标私募产品转向公募REITs、持有型ABS等标准化产品 [2] - 在票息承压背景下,险资为缓解净资产收益率下行压力,积极开拓稳定现金流来源,高股息资产、收租型资产成为发力方向 [5] 险资投资规模与案例 - 财信人寿作为最大份额外部投资人,参与华夏凯德商业REIT战略配售,投资金额约5000万元 [1] - 中国人寿系统内资金认购华夏华润商业REIT约6.86亿元,占总募集规模10%,为第一大外部投资人 [2] - 今年以来,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等险企公布十余笔大额不动产投资,合计新增投资数十亿元,较去年同期显著增加 [2] - 中邮保险作为领投机构,签订上海博华广场不动产专项基金投资协议,并在2023年和2024年先后受让中粮·置地广场项目、投资西安启迪中心项目 [3] 投资标的偏好与标准 - 险资偏好出租率高、租约稳定、现金流充裕并具长期增值潜力的收租型资产 [1] - 出租率是重要考量指标,例如华夏凯德商业REIT的长沙凯德广场雨花亭项目出租率约97% [1] - 险资中意运营记录良好、租金流水清晰的资产,核心资产当前估值相对较低,且在交易结构设计中险资投资人享有收益分配优先权 [6] - 优质商业地产能够容纳大体量资金并提供稳定现金流,与险资投资期限、风险偏好契合 [6] 长租公寓/租赁住房投资 - 险资加速崛起成为租赁住房市场新核心买家,例如出资额45亿元的天津家寓股权投资基金投入运作,重点布局一线城市保租房项目 [3] - 友邦人寿通过私募股权基金收购提供2200余套保租房的上海松江柚米社区 [4] - 新华保险联合大家人寿等设立万新金石基金,收购预计可提供7700余套保租房的厦门泊寓院儿·海湾社区 [4] - 长租公寓资产具有低波动、长周期、现金流可预期属性,契合险资对安全性与稳定性的核心诉求 [4] 投资回报与收益表现 - 中邮保险投资的上海和北京项目净运营收益率在4%左右或以上 [3] - 一线城市商业地产租金收益率维持在5.5%至6.5%,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差异突出,对提升险资整体投资回报有正面效应 [7] - 险资通过投资此类资产有望获得“租金+增值”双重收益 [6] 政策支持与退出机制 - 政策支持险资通过债权、股权等方式参与长期租赁住房投资、开发和运营 [5] - 公募REITs有助于盘活长租公寓存量,打通从开发基金到核心基金再到REITs的资本闭环,解决险资退出后顾之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