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眼镜店陷入倒闭潮,明明没有电商冲击,为啥还会自己干到黄?
新浪财经·2025-10-03 06:25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 截图,请知悉 去年逛商场,路过眼镜专柜,听到了一段对话。 一个父亲带着孩子配眼镜,问到:"老板,这副蔡司镜片最低多少?" "打完折2800,进口镀膜的,孩子戴绝对保护视力!" 父亲没说啥,转身离开了,随即小声和身边的孩子嘀咕了一句:"太吓人了,还是网上配一个吧" 这段对话,就是眼镜行业死亡现场的缩影,2022到2025这三年,全国倒了6万家眼镜店,平均每天55家 拉闸关门。 第一,就是利用信息差。 过去,消费者对眼镜相关知识一窍不通,根本分不清什么"非球面""渐进多"等专业名词,信息不发达, 想了解也不知道从哪里了解,店员说什么就只能听什么,他吹的天花乱坠,你也只能买单。 眼镜店的套路 提到眼镜店的暴利,我们需要先说说江苏省丹阳市,这个县级市的产业园区,虽仅有8平方公里,却承 担着全国七成、全球一半的镜片产能。 在丹阳,镜片就像萝卜白菜一样论斤称,很多国际大牌的A型眼镜,在丹阳200元就能买到。 可现实的情况是,到了其他城市商圈的柜台,价格却能翻几十倍,问题出在哪里? 作为服务型很强的行业,眼镜行业其实不该被电商冲击,能把自己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