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如果就看3年,具身智能一定算不过来账”
上纬新材上纬新材(SH:688585) 36氪·2025-09-29 04:41

行业融资热度 - 2025年前8个月具身智能赛道融资事件达138起 其中亿元以上规模融资52起 [1] - 7月7日至13日单周内6家具身智能初创公司完成亿元级别融资 包括星动纪元近5亿元 云深处和跨维智能数亿元 小雨制造亿元级 星海图超1亿美元 它石智航1.22亿美元 [1] - 智元机器人收购科创板上市公司上纬新材67%股份 宇树科技开启上市辅导 具身智能第一股成为市场焦点 [1] 融资特征与资本逻辑 - 明星公司在2025年前8个月普遍完成2轮及以上融资 它石智航天使轮1.2亿美元创行业纪录 天使+轮于7月完成 星海图A轮系列融资估值较年初增长超3倍 [2] - 智平方半年内敲定7轮融资 每轮规模均达亿元级别 [2] - 资本急于布局源于经济转型期存量机会减少 具身智能远期替代数亿劳动力 市场空间超十万亿美元 [24] - 企业多轮融资是为在长周期赛道"抓牌" 确保留在牌桌 应对未来不确定性 [26] 技术驱动与行业本质 - 具身智能核心是AI而非机械 大模型技术突破实现多轮逻辑对话和物理世界交互泛化 本质区别在于AI驱动替代传统控制+遥控模式 [5][6][7] - 非夕机器人2019年已布局自适应力控机械臂 具备泛化能力 核心技术为力控技术和AI自适应学习 解决工业场景手眼脑协同问题 [9][11][12] - 当前机器人单节拍效率虽低于熟练工 但凭借稳定性与持续作业能力 ROI已超过人类 [13] 应用场景与商业化 - 标准化场景自动化已普及 具身智能增量市场在于非标准化工位 如快递分拣和制造业物料处理 [15] - 中短期落地场景包括科研展示和商业展示 中长期规模盈利需克服数据采集痛点 行业尚未达到80分产品大规模出货标准 [33][36] - 劳动力成本上升与机器人成本下降形成剪刀差 中国制造业需通过机器人产业维持优势 [13][14][19] 代表企业分析 - 松延动力天使轮估值1亿元 当前估值涨二十倍 订单规模居行业前三 产品采用小尺寸设计更易落地 [16][18][22] - 非夕机器人专注工业机械臂 穹彻智能主攻通用具身大脑 西湖机器人由学者创立 体现技术长板与创业决心 [9][11][42] - 企业地域集中度高 具身大脑企业限于北/上/深/杭 生产基地依赖汽车与3C制造基础城市 [40] 行业趋势与投资策略 - 行业存在阶段性泡沫 预计进入平台期分化 一二级梯队差距扩大 [24][37] - 投资策略关注技术长板与创业决心 2023年100支团队中仅投3家 筛选率3% [37][40][42] - 早期投资遗憾在于布局力度不足 错失众擎/智元/宇树等明星项目 战略上未实现产业链协同覆盖 [45][47] 创业者特征 - 新一代创业者以85-95后为主 对资本利用更主动 常采用"技术青年+行业老炮"组合结构 [28][29] - 创业决心体现为高风险承担 如辍学创业或放弃学术待遇 拒绝高薪要求的团队更受资本青睐 [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