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全景 - 电子化学品是半导体制造的"血液",贯穿晶圆制造全过程,占芯片总成本的10%-20%,直接决定芯片的性能与良率 [1] - 2025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将达700亿美元,同比增长6%,中国关键电子材料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740.8亿元,同比增长21.1% [2] - 全球12英寸晶圆月产能预计到2028年达1110万片,2024-2028年复合增长率约7%,7nm及以下先进制程月产能预计由2024年85万片增至2028年140万片,复合增长率高达14% [2] - 电子化学品三大核心赛道包括光刻胶、湿电子化学品和电子特气,分别被誉为半导体制造的"精密画笔"、"专业清洁工"和"隐形氧气" [2] 核心逻辑 - 电子化学品具有独特的耗材属性,晶圆厂正常生产就会有稳定的耗材采购需求,不受短期扩产节奏波动影响,形成高频复购特性 [3] - 头部耗材企业安集科技、上海新阳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3.17%、35.67%,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0.53%、126.31%,盈利增速远超营收 [3] - 客户粘性极强,一旦通过验证进入供应链,更换供应商需重新开展复杂验证(耗时6-12个月),还可能面临良率波动风险 [3] - 国产替代空间存在结构性差异:光刻胶领域国产化率不足10%,EUV光刻胶几乎完全依赖进口;湿电子化学品整体国产化率约50%,但28纳米以下先进制程仍依赖进口 [3][4] 重点公司分析 - 安集科技是国内CMP抛光液领军企业,全球市场份额从2021年5%提升至2023年8%,在中国大陆地区占据CMP抛光液市场30.8%份额 [5] - 江化微产品覆盖G2-G5等级,可满足12寸、28nm及更高技术节点需求,在半导体领域用户覆盖率超过80%,2023年总营收10.30亿元,在225亿元市场规模中市占率约4.58% [6] - 南大光电自主研发的ArF光刻胶已有三款通过关键客户验证并实现少量销售,覆盖90-28nm技术节点,宁波基地高端光刻胶产线2025年量产规模有望扩大 [7] - 华特气体已实现50余种产品进口替代,光刻气是国内唯一同时通过ASML和GIGAPHOTON认证的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60% [8] - 雅克科技在先进前驱体材料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通过并购和自主研发形成包括硅微粉、前驱体、光刻胶在内的完整产品线 [9][10] 市场规模与需求 - 2025年1-7月中国大陆半导体市场规模达到1135亿美元,同比增长11.1% [1] - 2025年中国大陆湿电子化学品总需求预计达468.5万吨 [6] - 电子特气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64亿美元 [8] 技术发展趋势 - 先进制程对电子化学品的纯度要求极为严苛,为技术领先企业创造巨大机遇 [2] - 半导体工艺向5nm、3nm及更先进节点迈进,电子化学品将向高纯化(杂质控制需达"ppt级")、功能化(适配新型材料)、绿色化(符合双碳目标)方向发展 [12]
电子化学品国产替代黄金机遇三大赛道龙头迎来高光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