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罗永浩质疑西贝"现制菜品实为预制菜"引发舆论危机 话题阅读量破亿 西贝全国门店单日营业额环比暴跌百万元 行业信任危机蔓延至产业链 国联水产作为水产预制菜龙头企业虽非西贝核心供应商但仍受连带效应影响 股价低迷[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16.51亿元 净亏损5.4亿元 较去年同期扩大3180.5% 连续亏损态势与风波冲击形成共振[1] 公司业务转型 - 2019年前构建全产业链布局包括水产种苗、饲料、养殖、科研、加工与销售 但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 2022年水产食品毛利率14.02% 饲料毛利率仅3.54%[2] - 2023年起启动战略收缩 剥离种苗和养殖业务 2024年继续剥离饲料业务 当前94.8%营收来自水产食品行业 饲料营收占比降至4.35% 其他行业营收占比0.85%[5] - 形成三大核心产品体系:以预制菜为主的精深加工类(牛蛙、风味鱼、小龙虾等系列)、初加工类(生熟带头、虾仁、鱼片等系列)及全球海产精选类(阿根廷红虾、黑虎虾、帝王蟹等) 客户包括海底捞、呷哺呷哺、达美乐、永和大王等知名连锁品牌[5] 扩产计划与终止 - 曾计划募资10亿元 其中5亿元用于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 总投资6.02亿元 规划建设期12个月 达产后新增年产能1.53万吨小龙虾和2.97万吨鱼类深加工产品[5] - 2025年4月终止该项目 将剩余募集资金转为补充流动资金 公告称因市场环境变化 暗含对预制菜行业竞争加剧的预判[6] 财务表现与亏损原因 - 归属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连续六年亏损 2019-2024年持续亏损 2024年全年净亏损扩大至7.42亿元 2025年上半年亏损5.4亿元 亏损周期达七年 为行业亏损时间最长企业之一[7] - 存货管理系统性崩塌为主要亏损原因 水产制品保质期特性要求高库存周转效率 但陷入冷冻库困局 2024年末存货账面余额25.65亿元 跌价准备计提6.66亿元 2025年上半年存货周转天数飙升至332天 远超行业90天合理水平[7] - 毛利率全面下滑 2025年上半年水产食品毛利率同比下滑17.05% 饲料毛利率同比下滑27.72% 其他板块毛利率同比下滑155.77%[7] - 营收下降因贸易类产品和市场受影响较大 净利润亏损扩大因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复杂、贸易关税持续影响、水产消费市场景气度不佳、南美白对虾等销售价格持续低位、终端销售缓慢及计提较大资产减值[8] 行业标准与影响 - 预制菜风波凸显消费者知情权缺失与质量隐忧 行业存在模糊地带 国务院食安办组织多部门推进预制菜国家标准制定 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 维护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9] - 公司曾与中国烹饪协会制定《预制菜》团体标准 政策严格规范将有利于规范化头部企业健康发展[9] - 法律专家表示预制菜本身无错 关键在于消费者知情权和食品添加剂充分告知 未来可能出现无添加预制菜 风波对公司影响有限[10]
预制菜风波下的国联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