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收购项目当年就为其虚增利润 11年后美晨科技终难逃处罚

财务造假事件概述 - 公司于2014年9月完成对赛石园林100%股权收购后 即开始系统性财务造假 持续时间长达5年(2014年至2018年)[1] - 累计虚增收入14.38亿元 累计虚增利润6.58亿元[1] - 2025年3月31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2025年9月26日收到山东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1] 财务造假具体手段 - 通过虚假采购劳务和苗木虚增工程施工成本及完工百分比[2] - 通过虚假销售苗木、虚减费用及收入成本错记等方式操纵利润[2] - 2016年造假规模达峰值 当年虚增收入7.26亿元 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24.60%[2] 分年度财务造假数据 - 2014年虚增收入2365.78万元(占营收2.06%)虚增利润2292.64万元(占利润总额17.91%)[2] - 2015年虚增收入3.73亿元(占营收20.67%)虚增利润1.89亿元(占利润总额75.64%)[2] - 2016年虚增收入7.26亿元(占营收24.60%)虚增利润2.60亿元(占利润总额49.78%)[2] - 2017年虚增收入2.15亿元(占营收5.53%)虚增利润1.17亿元(占利润总额15.49%)[2] - 2018年虚增收入1.01亿元(占营收2.88%)虚增利润6948.95万元(占利润总额15.58%)[2] 监管处罚措施 - 公司被责令改正并警告 处以60万元罚款[3] - 12名责任人合计罚款290万元 其中核心责任人郭柏峰、张磊、李荣华各罚30万元[3] - 郭柏峰被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禁入期间不得从事证券业务或担任上市公司董监高职务[3] 股票交易变更 - 股票于2025年9月29日停牌一天 9月30日起实施其他风险警示[1][3] - 股票简称由"美晨科技"变更为"ST美晨" 涨跌幅限制维持20%不变[3] - 公司称未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将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会计差错更正[4] 公司经营现状 - 2025年上半年营收8.63亿元 同比增长1.41%[4] - 上半年净利润亏损9168万元 较去年同期亏损1.92亿元有所收窄[4] - 截至2025年9月26日收盘股价报3.22元 单日上涨6.62%[5] 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04年 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4] - 主营业务涵盖高端智能制造、人居环境景观建设及生态农业[4] - 旗下拥有山东美晨工业集团和杭州赛石园林集团两家全资子公司[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