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用计算时代已经结束,黄仁勋深度访谈,首次揭秘投资OpenAI的原因
英伟达英伟达(US:NVDA) 36氪·2025-09-28 07:37

AI计算需求与增长动力 - AI计算需求正经历双重指数级复合增长:AI用户使用量呈指数级爆发,同时AI推理方式从简单一次性回答升级为复杂"思考"过程,导致每次使用所需计算量呈指数级增长,预计将带来10亿倍的推理需求增长 [2][4][11] - AI基础设施市场当前年规模约为4000亿美元,未来总体潜在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少10倍 [2][6][22] - AI推理收入占比已超过40%,且由于思维链出现,推理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10] AI工业革命与市场转型 - AI基础设施建设被视为一场工业革命,全球数万亿美元现有计算基础设施(包括搜索、推荐引擎、数据处理等)正从使用CPU迁移至AI加速计算 [2][6][19] - 通用计算时代已经结束,未来属于加速计算和AI计算,这一转型涉及数万亿美元规模的市场机会 [19][20][24] - 传统数据处理(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目前绝大多数仍在CPU上运行,未来将全部迁移至AI,这是一个庞大且尚未被充分开发的市场 [31] OpenAI合作与投资逻辑 - OpenAI有望成为下一家万亿美元级超大规模公司,将同时提供消费级和企业级服务 [3][5][14] - 对OpenAI的1000亿美元投资被视为"能想象到的最明智投资之一",投资逻辑基于对其成为下一代超大规模公司的预期 [3][5][14] - 合作涵盖多个层面:加速Microsoft Azure构建、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构建,以及直接帮助OpenAI首次自建AI基础设施(涉及芯片、软件、系统和AI工厂) [15][16] NVIDIA竞争优势与战略 - 采用"极致协同设计"战略,在算法、模型、系统、软件、网络、芯片等整个堆栈上进行同步创新和优化,构建强大竞争壁垒 [3][8][36] - 通过全栈设计实现性能飞跃(例如Hopper到Blackwell性能提升30倍),这种深度优化使单位能耗性能达到最优,即使竞争对手芯片免费,客户因机会成本过高仍会选择NVIDIA系统 [3][8][49] - 年度发布周期(如2024年Blackwell、2026年Vera Rubin、2027年Ultra、2028年Feynman)使竞争对手难以跟上,供应链锁定效应显著增强 [35][36][39] 行业前景与华尔街预期 - 华尔街分析师预测公司增长将在2027年趋于停滞(8%增长),但公司认为市场上的计算资源仍处于短缺状态,供应过剩可能性极低 [7][18][29] - 直到所有通用计算转换为加速计算、所有推荐引擎基于AI、所有内容生成由AI驱动,供给过剩情况才可能发生 [7][28] - AI驱动收入预计将从2026年的100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1万亿美元,增长动力来自现有超大规模计算基础设施的AI转型和新应用场景的爆发 [24][27][28] 技术演进与系统复杂度 - 摩尔定律失效导致晶体管成本和能耗不再有显著改进,传统计算无法继续提供必要性能提升,必须通过系统级创新实现性能跨越 [2][8][36] - AI工厂是极其复杂的系统,涉及芯片、软件、网络、电力等多维度协同,目前没有任何公司能跟上NVIDIA的产能和研发节奏 [38][39][52] - 公司定位从芯片公司转变为AI基础设施合作伙伴,提供从芯片到系统的全方位解决方案,这种定位转变扩大了市场机会和客户合作范围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