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券商把脉长假持股策略市场驱动逻辑或转向盈利验证
中国证券报·2025-09-26 20:48

市场情绪与决策困境 - 投资者面临持股过节还是持币避险的抉择 踏空焦虑与下跌恐慌情绪交织 决策难度增加[1] - 海外不确定性因素较多 包括美国经济走势和地缘局势冲突 国内不确定性相对较少[2] - 多位券商首席分析师接受采访 部分观点倾向于持股过节把握行情 控制仓位和维持良好投资心态是共识[1][2] 资金面与市场表现 - 流动性宽松与政策支持仍是市场上行的关键因素[1][4] - 交易性资金活跃度维持高位 融资交易活跃度处于2018年以来高位区间[3] - 长假前5个交易日通常交易冷清成交量萎缩 节后易现"开门红"现象[4] - 绝对回报资金出现阶段性止盈 节前股市节奏相对平缓但日内波动可能偏大[4] 投资者策略建议 - 积极型投资者更适合持股过节 可节前加仓获取风险溢价[2][4] - 保守型投资者可聚焦高股息或内需消费板块 其假期前后波动风险较低[2] - 稳健型投资者可选择宽基指数基金 通过均衡配置降低单一板块波动影响[2] - 采用"长期底仓+短期弹性"组合模式 构建反脆弱性投资组合[4][5] 板块配置方向 - 积极型投资者可博弈AI 芯片 机器人等高弹性方向[3] - 稳健型投资者可聚焦港股互联网 军工 创新药 新能源 新消费等景气板块[3] - 红利资产仍是具备性价比的投资方向 银行板块受险资大幅流入支撑[7] - 未来经济修复若超预期 行情有望向低位周期和消费方向扩散[8] 估值与盈利驱动因素 - A股市场估值已明显修复 估值驱动的修复已相对充分[4][6] - 市场核心矛盾将转向盈利验证 国内经济修复力度是决定市场走势的关键[1][6] - 美债利率下行通过折现率对A股科技成长板块估值中枢形成提振[6] - 美联储9月18日降息25个基点 为2025年以来首次利率下调[6] 风险应对策略 - 可通过股指期货 期权等衍生品快速调整组合系统性风险暴露[5] - 在资产配置层面可纳入具备防御属性的资产如黄金和高股息红利资产[7] - 采用价值回归投资策略 布局行业格局清晰 竞争优势突出 财务状况健康的龙头企业[7] - 海外流动性收紧可能阶段性压制市场尤其是成长风格的估值[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