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我国宣布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 开启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
新华社·2025-09-26 17:25

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核心内容 - 中国宣布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的绝对量减排目标 实现从强度控制转向总量控制的重大跨越 [2] - 目标首次覆盖所有温室气体(包括甲烷、氧化亚氮、含氟气体)和历史性纳入非二氧化碳气体 贯穿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林业等所有经济部门 [2][3] - 提出"1+3+3"定性定量结合的一揽子目标体系 包括1个总量减排目标+3个量化指标(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风电太阳能装机量、森林蓄积量)+3个定性指标(新能源汽车、碳市场、气候适应型社会) [2] 能源与产业转型具体指标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量、森林蓄积量三项量化指标较2030年目标进一步提升 [2] - 新能源汽车发展被列为新定性指标 预示交通领域低碳转型加速 [2]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成为政策工具创新重点 推动市场化减排机制完善 [2] 气候适应型社会建设规划 - 计划2035年基本建成气候适应型社会 要求气候变化监测预警能力达国际先进水平 [4] - 构建气候风险管理和防范体系 重点防控重特大气候相关灾害风险 [4] - 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科技支撑 减少气候风险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4] 全球气候治理影响 - 目标为《巴黎协定》长期目标实现提供实质性支持 增强全球气候治理确定性和稳定性 [1][6] - 推动国际社会加强低碳技术协作和绿色产品流通 要求建立公平有序的能源转型国际合作机制 [6][7] - 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需统筹发展与减排 面临短期与中长期目标协调的挑战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