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务与定位 - 国内汽车轴承售后市场领军者 正从单一轴承供应商向精密制造平台型企业跨越[1] - 产品涵盖轮毂轴承系列 轮毂轴承单元系列 圆锥轴承系列 离合器 涨紧轮及惰轮轴承系列等精密部件[3] - 前瞻性切入机器人谐波减速器赛道 形成汽车轴承与机器人业务双轮驱动格局[1][17] 技术研发与竞争优势 - 技术中心获浙江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主持或参与起草2项国家标准和3项行业标准[5] - 截至2025上半年获授权专利62项 79项产品通过浙江省省级工业新产品鉴定[5] - 在柔性生产线研发 套圈成型磨削 专利密封件设计等生产环节积累丰富技术成果[5] - 产品型号覆盖率行业领先 四大类产品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缩短交付周期[6] - 实验室获CNAS认证 具备国际认可检测校准能力[5] 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营收从5.25亿元增至7.74亿元 年均复合增速10.2%[7] - 毛利率从2020年24.99%提升至2024年32.52%[7] - 归母净利润从2020年0.42亿元增至2024年1.9亿元 四年涨近3.5倍 年复合增速45.84%[9] - 2025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8.75%至3.91亿元 毛利率同比提升1.94个百分点至34.82%[11][12] - 2025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95%至0.99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48%至0.95亿元[12] 产能与全球化布局 - 拥有浙江新昌和泰国大城府两大生产基地共四个现代化厂区[15] - 年产629万套高端汽车轴承智能化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建成后将新增629万套年产能[15] - 泰国工厂获IATF16949体系证书和美国海关E-Ruling认证函 第三期投资建设顺利推进[15] - 建立北美市场本地化服务能力 加速全球化产业布局[16]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2020-2023年中国汽车销量从2531万辆增至3009万辆 CAGR 6% 海外汽车销量从5435万辆增至6263万辆 CAGR 5%[13] - 2023年全球轴承市场规模约1340亿美元 同比增长2.9% 预计2030年达2340亿美元 2023-2030年CAGR 8.3%[13] - 全球轴承市场呈寡头垄断格局 八大企业占75%市场份额 国产替代空间巨大[15] - 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预计达1.24万台 市场规模63.39亿元 2030年销量接近34万台 市场规模超640亿元[16] - 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约53亿元 2027年达200亿元 2025-2027年CAGR 94%[16] 机器人业务进展 - 2024年4月设立机器人零部件事业部 投资1.17亿元建设机器人零部件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17] - 布局谐波减速器 执行器模组 丝杠三大类产品 覆盖工业机器人 协作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领域[17] - 2025上半年投资建设第二条产线提前储备产能 业务进展顺利[17] 资本市场表现 - 自2024年9月24日起股价呈现上涨行情 截至2025年9月25日累计涨幅达447.9%[1] - 期间参与资金达1319.27亿元 累计增长市值超170亿元[1]
市值一年涨近4.5倍!斯菱股份于机器人赛道再开第二增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