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白酒降度,一场应付股东的仓促试验
贵州茅台贵州茅台(SH:600519) 36氪·2025-09-26 13:06

白酒行业低度化趋势分析 - 历史危机时期行业多次出现低度化风潮 包括1989年亚洲金融危机 2012年八项规定和当前需求下行周期[1] - 除茅台外头部酒企集体押注低度酒 泸州老窖 洋河 古井 舍得等近两个月推出29度以下新品[5][6] - 低度化旨在不伤害品牌前提下降价吸引消费者 但历史证明其从未带领行业走出低谷[1][9][10] 白酒消费本质特征 - 高端白酒超80%需求来自商务场景 茅台商务接待占比50% 礼品30% 宴会10% 自饮需求占比较小[3][10] - 白酒实质是B端/G端生意 商务消费由经济周期和产业结构决定 供给端创新无法撬动核心场景[3][11] - 低度酒与高端政商场景存在冲突 既缺乏品牌高度又弱化氛围衬托作用[12] 行业当前困境表现 - 20家白酒上市公司中仅6家上半年维持营收利润正增长 板块股价较高点下跌40%[13] - 上市酒企营收同比持平但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3.2% 显示依赖宽松信用条件维持销售[14] - 渠道库存问题严重 未开封库存价值达3000亿元 存货周转天数从765天增至950.3天[15] 高端化的历史验证 - 2012年行业低谷三年后 棚改货币化催生地产繁荣 带动商务场景复苏[10] - 名酒通过高端化提价实现逆风翻盘 而非依靠低度化策略[10] - 在6亿人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市场环境下 高端白酒需求必然依赖商务消费[10] 行业发展建议方向 - 酒企需卸下业绩包袱 放弃压货换增长模式 敢于牺牲短期业绩[4][16] - 应停止通过优惠手段鼓励经销商进货 转而构建更健康的渠道动销体系[14] - 长期维度白酒仍具高下限 行业对地方经济支柱作用显著(如四川财政80%依赖酒产业链)[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