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热评 | 小米最需要改变的,或许是“雷军”这个符号
雷军个人IP与小米品牌战略 - 雷军年度演讲通过讲述与凡客陈年等个人故事 将造芯造车手机高端化三大战略转化为工程师奋斗叙事 强化个人IP与品牌绑定[1] - 雷军在各大社交平台拥有数千万粉丝 发布会观看量常超1亿人次 为小米节省巨额广告费用[2] - 雷军个人营销模式在品牌初创期所向披靡 但随业务复杂化显现局限性[2] 个人IP绑定带来的风险与挑战 - 2025年小米SU7严重车祸事件中 公众直接要求雷军本人表态而非企业回应 雷军称该月为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时期[3] - 产品宣传出现169元车规级纸巾盒等争议 公司开除员工王腾时舆论首先联想其与雷军关系[3] - 9月26日小米集团股价收盘大跌8.07% 部分网友对雷军故事出现审美疲劳[4] 企业转型与品牌战略调整方向 - 小米正从互联网公司向硬核科技企业转型 需实现从个人魅力到系统能力的过渡[3] - 可参考苹果从乔布斯到产品魅力的转型 或华为轮值CEO制度培养多元化高管代表[4] - 需构建不依赖个人的品牌应急管理系统 打造多元化发言人矩阵 让技术产品消费者更多发声[4] 战略进化路径 - 企业家IP与品牌松绑是从个人英雄主义到系统能力的进化 保障雷军淡出后品牌持续传承[5] - 最终目标使小米从"雷军的小米"转变为"科技的小米" 实现"伟大公司赢得人心"的愿景[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