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实现生产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化 在冷藏箱制造中应用物联网 机器学习 数字孪生和AI技术 显著改善关键工艺参数 降低材料消耗 提高产能和人工效率 [1][2][3][4] 生产流程优化 - 冷藏箱保温层发泡工艺采用闭式浇筑三明治结构 过去依赖人工经验判断 现通过传感器和物联网设备实时采集传输数据至云平台进行分析 [1] - 通过机器学习算法预测不良品概率并反向优化工艺参数 实现从事后分析到事前控制的转变 [2] - 数字孪生平台一比一还原真实产线 实现生产过程实时监控 故障预测和优化调整 [2] 效率提升数据 - 发泡液单张顶板用量从126公斤降至116公斤 材料成本降低8% [2] - 保压时间从35分钟降至28分钟 效率累计提升20% [2] - 人工效率从9人天/台降至4.5人天/台 [2] - 日产能从240台提升至300台 单台生产时间220秒 [2] 智能化技术应用 - 数字孪生和仿真模拟技术用于车间实时动态监控和路径优化预警 [3] - AI辅助进行焊缝无损检测评片 检验效率提升50% [3] - AI在危化品区域实现安全监控 对未完成静电释放者发出警告 [3] - 通过物联网 大数据 AI和5G技术 实现交期缩短30% 一次性装配合格率提升10% [3] 集团战略与成果 - 业务板块聚焦自动化升级 包括集装箱龙腾计划 车辆超级麦哲伦计划 能化梦六梦七计划 通过两化深度融合和数据驱动改善 [4] - 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五层架构 应用物联网 大数据和决策式AI 在能源节约 关键工艺 员工安全和质量检测方面取得重大改善 [4] - 利用数字孪生和AI优化机器人集群协作 降低人机配比 利用生成式AI打造AI数字员工提升蓝领员工人效 [4] - 已打造25家省级和3家国家级智能制造工厂 包括2家卓越级和1家示范工厂 实现工业3.0跨越 [4] - 青岛冷箱和宁波中集获评国家级5G工厂 体现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融合成效 [4]
“我在‘十四五’这五年 上市公司在行动”系列报道—— 中集集团:锚定数智升级 220秒造一台“大冰箱”